熊育群的长篇小说《金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深圳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2023年1-2月“中国好书”月度榜单)是一部描述与探究侨乡文化的作品。侨乡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因而《金墟》有着浓浓的地域文化色彩。然而侨乡地处中外文明交汇碰撞的前沿,以赤坎古镇为中心的开平侨乡历史上又是由北方迁移而来的,于是侨乡文化连接着传统中国。以古老的中原文化为底蕴,赤坎侨乡不仅是中国与海外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交汇点,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通,从而生成侨乡文化的特色。
《金墟》的中心可以说是通过司徒誉祖孙两代人建设赤坎古镇的故事和对古镇人迁徙史的追溯,来探寻侨乡文化的根和魂。多位学者在评析《金墟》时注意到贯穿小说始终的“钟声”意象,我觉得小说中的“骑楼”“公祠”“图书馆”三个意象也很重要。作者在第一章以司徒誉的视角,写到赤坎古镇的骑楼建筑群、民国年间修建的几座公祠,以及司徒氏、关族两座图书馆。这三者可视为表征侨乡文化的意象。
骑楼是江门侨乡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物,小说借最早发现赤坎古镇开发价值的杜应麟之口,谈到建筑与人的个性的关系,“单个的建筑表达主人的个性,建筑群则表现地方个性”。赤坎古镇上的骑楼建筑群就是赤坎侨乡文化精神的表现。骑楼建筑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异国情调,造型是“华侨居留地的建筑样式”,如“万国博览会”。但骑楼的异国情调又是中式的,内隐着诸多的中国因素,包括“吉祥纹饰和卷草图案”“岭南佳果”。除了外形的中国因素,更关键的是内隐于骑楼建筑中观念的“中国特色”。建骑楼的原因是华侨在海外颇有些收入,于是想着要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异国情调的骑楼成为侨民们在海外成功的标识。公祠是家族文化的象征物,指向历史与传统,象征着对根与源的坚守。而图书馆则是不断接纳新知、更新自我的场所,意味着一种开阔的胸襟,一种对新事物、新观念的热切拥抱。这可能正好构成侨文化的两翼——既守正也积极进取。
小说中有不少别有意味的场景。比如,司徒文倡向关景娜求婚的场面,他抱着玫瑰花右膝跪地,讲出来的却是“我中意你”。在这里,西式的仪式与中式的语言错杂并置。在赤坎古镇的街上,往往是“东边演奏西洋乐,西边又响起了八音锣鼓”。中华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相互交融,有着和谐共生的景象,同时也充满悖反矛盾。小说中写到司徒誉到美国考察时在旧金山中国侨民聚居区的观感,“街上不时出现斗拱飞檐的坡屋顶,墙面多是红砖清水墙,店铺招牌特别多”,最有中国气息的是卖干货和蔬菜的店铺,“菠菜、红薯、芋头、藕、荸荠都带着田野乡风气息,连店员的笑都是中国地道乡土的”,整个是中国南方小镇的风情。而华人社区中的人情风俗,似乎也更注重中国传统的礼教伦理,以至于司徒誉在参加司徒家族为其举办的欢迎宴会时感觉回到了一个大家庭,“就像还没有离开中国。桌上他不但年龄小,辈分也最低,他一个个给长辈敬酒”。在家乡力图以自己身上的异域风采示人,借以“光彩一回”,在侨居所在国却固守中国传统,营构中国氛围。在家乡尽力凸显异域性的一面,在海外却唯恐本土性的散失,作品写出了侨民们普遍性的、微妙的文化心理。
《金墟》是一篇架构宏大的小说,以赤坎侨乡为原点,从时间与空间上朝着多个方向延伸,涉及历史与现实的多个方面,多条线索相互交织,对侨乡文化特色加以精妙呈现,并且展开深入思考。《金墟》还包含作者对侨乡建筑、侨乡历史文化的多方面研究,形成一种学术味的别样小说样式。小说在叙述进程中还散落着许多思想的火花。一位学者在谈及鲁迅作品时说过:“鲁迅的思想是在反复质疑中旋进的。”散落于《金墟》中的许多思考也有着“反复质疑中旋进”的味道。这样的思考有着不依赖于小说叙事与小说体式的独立价值。
(作者:王春林,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