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麦田一片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颗粒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流进车厢。
一年来,第八师石河子市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发展优势,全面推进农业大提质、工业大突破、服务业大发展,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下好先手棋、勇争排头兵。
红色基因代代传
这是一座红色的城,道路、房屋、雕塑处处都可见红色印记。
1950年,在玛纳斯河畔,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军垦战士铸剑为犁,挖河修渠,筑路盖房,一块块条田阡陌相连,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前,王震将军的雕塑巍然屹立。“1950年初,王震将军策马玛纳斯河西岸,豪迈表示‘就在这里,造一座新城留给后世!’”讲解员顾晨叶手指雕像为游客讲解,石河子的开建拉开兵团城镇化的序幕,石河子被誉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如今,12座军垦名城遍布天山南北,成为屯垦戍边的红色地标。
顾晨叶是一名“兵三代”,2007年大学毕业来到军垦博物馆当讲解员。1400多件套文物实物,在她的讲解中“活”起来,上万名游客对兵团的了解更加深入。
博物馆内,那件有着296块补丁的军大衣,诉说着兵团人艰苦奋斗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垦战士把每年两套军装减为1套、双层衣领改单领、4个口袋减为2个。靠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节俭,他们建起新疆第一座水电站、第一座水泥厂、第一座造纸厂、第一个毛纺厂、第一个制糖厂,新疆的现代工业自此起步。
“运用现代手段,我们对350多件革命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制作了12集兵团文物动画片,还有5个版本的兵团文物故事,进入100个社区和43所中小学展演,反响热烈。”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说。
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兵团发展的根和魂。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宣传部部长魏凤云说,师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打造文艺精品,深化文旅融合、兵地交流,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融入干部职工群众的血液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勇当发展“火车头”
天山脚下,第八师143团农一连职工夏先华蹲坐在地头,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包括自家棉田在内的那块700多亩的棉田,根壮叶茂,似绿毯一般铺展到天边。
“从犁地、播种,到灌溉、灭虫,再到棉花打顶、收获,还有秸秆还田、残膜回收,全部是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夏先华说,自1997年从四川来到八师种棉花,这几年最轻松。“团里有技术员,连队有植保员,地头有‘天气预报员’,啥时候浇水、施肥、打药,都会通知到手机上,一个人弄四五十亩地,轻松得很!”
不仅种地轻松,种植效益也大幅增加。“现在我们连队有三个‘千万’,棉花、葡萄、桃子产值都是1000多万元,连队年产值3500多万元,职均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3.5万元。”农一连党支部书记黑胜利说。
谈到收益,143团9连的倪泽寒站在自家桃园里,打开话匣子:“树上的桃子还没成熟,前来订货的客商一拨接着一拨。普通的桃子每公斤几块钱,但在9连,起步价就是15元。”
倪泽寒说,这几年,143团“中国蟠桃之乡”的名号越叫越响。这得益于科研人员大力培育的新品种,也得益于农技人员手把手的培训,更得益于八师便捷的交通网络,桃园3公里外就是机场,果子24小时就能送到国内各大城市。
数据显示,2022年第八师石河子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1.5亿元,占兵团的四分之一;工业增加值409.3亿元,占兵团的半壁江山。当好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火车头”,第八师石河子市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争做兵地融合排头兵
共饮一家水,亲如一家人。家住昌吉州玛纳斯县、人在石河子市上班的杨丽,这两年感觉两地距离明显缩短:坐公交20多分钟就实现了跨城,要是开车,也就几分钟的事。
变化的背后,是兵地双方推进全面融合的努力。第八师石河子市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人”思想,按照交通“一张网”、规划“一张图”、生态环境保护“一盘棋”要求,全面推进兵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10月,石玛大桥建成通车,将石河子与玛纳斯县的车程缩至5分钟。由两地企业共同出资修建的石玛铁路专用线,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
第八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组建招商共同体,共建产业项目,共同谋划的玛纳斯河流域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纳入国家中长期储备项目库。
针对“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这一“顽疾”,第八师石河子市与乌鲁木齐、昌吉州、六师五家渠、十二师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师市109所学校与地方资源共享,组团选派干部到地方任职;医院与地方医院组成专科联盟,兵地互认医保直接结算;文旅融合发展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
在一系列举措中,第八师石河子推动兵地融合逐步走深走实,排头兵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本报记者 李慧 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