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网言】“山河大学”火了 也需要倾听其背后声音

    作者:公羽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5日 10版)

      【网言】  

      高考志愿填报尚未尘埃落定,一所虚拟的“山河大学”便在互联网上火了起来。据报道,“山河大学”名字的由来主要源于四大省份网友的“奇思妙想”——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考生,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随后,“山河大学”的官网、校训、校徽、院系、招生简章陆续被网友们设计出来。

      “山河大学”作为一个网络梗火爆的背后,是四省在教育上面临的共同困境。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与高考大省、人口大省并不相称的是,放眼全国,“山河四省”所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都相对匮乏。总人口超过2亿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甚至没有一所985大学。高考竞争激烈、人才外流严重,也都是四省在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事实上,部分网民对“山河大学”的一些建设设想,与国家正在落实的顶层理念已有不少重叠之处。这些举措虽然还不足以彻底弥合教育资源的区域鸿沟,但在提高地区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流等方面仍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教育的困境从来不是独立的,它与区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性的问题,因而很难找到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改革方案。这也注定,寄望一所“山河大学”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是其不能承受之重。但今天众多网民投身其中,为“山河大学”畅言自己的建设理念,其实也让相关部门看见了更多草根、个体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希冀和构思,亦有助于对未来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加科学有益的调适。这是我们今天理解“山河大学”、认真倾听其背后声音的特殊意义。

      (原载于新京报网 作者:公羽 摘编:金凌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