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推动湾区多元文化融合迈入新阶段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12版)

      【看点】  

      共建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篇章。在6月上旬举办的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人文湾区”分论坛上,来自港澳台和内地(大陆)的教育工作者、智库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多元文化融合、促进文明互鉴等展开研讨,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各方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共同为建设人文湾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多元文化的前景应当是融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指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进入岭南并有所发展,与西方文化的接触和融合,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内涵变得愈加丰富多元,如何利用好多元文化的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共融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文化的建构是不同的差异性融入一个统一文化符号的过程。根据时代变化,对于岭南文化的理解也会不断与时俱进。”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指出,在岭南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人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创新特色,如今要充分利用大湾区共享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用文化融合促进相通,推进大湾区更深入的一体化。

      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的融合发展?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人文湾区的建设要跟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相匹配,要打造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的国际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生活圈。大湾区文艺应该是承接中华文化传统、具有新时代对中国式现代化诉求的文艺,它是富有生产力、富有召唤性的文艺新形态,着眼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质。”

      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委会顾问、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回顾了香港文学对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他说,香港文学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兼容并包,有文化桥梁和文化窗口作用。眼下国家赋予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大历史使命,加强香港在世界的文化艺术地位,必将为香港文化艺术发展增添动力。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是命运和经济共同体,更应该是粤港澳三地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不仅需要经济高度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需要制度规则对接、人心民意共通、实现共同价值和身份认同。

      他认为,构建人文湾区是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新起点,“一国两制”是人文湾区的最大特色,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建的推动力,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要拓展港澳地区世界叙事的视野、经验和能力,充分发挥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强化港澳的国际平台作用,吸纳世界各国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和政策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吴志良说。

      (本报记者 鲁元珍 严圣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