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举行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 本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09版)

      本报杭州7月3日电(见习记者刘习 记者陆健)7月3日,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在杭州开幕,亚洲32个国家(地区)残奥委员会代表线下参会,13个国家(地区)残奥委员会代表线上参会。

      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亚残奥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泰瑞克,杭州亚残组委副主席、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赵素京,杭州亚残组委副主席、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等参加了会议。

      本次团长大会会期为7月2日至6日,共计5天。会议期间,杭州亚残组委会向各残奥委员会代表团详细介绍杭州亚残运会筹备的最新进展,发布亚残运会政策与程序,并与参会代表团举行预注册会议,就注册、竞赛报名、住宿分配等信息逐一进行沟通确认,为赛会资源调配提供依据。在本次大会上,杭州亚残运会所设的22个大项、564个预设小项全部确定,总赛程2.0版已经正式发布,预计将迎来45个国家和地区约3800名运动员参赛。

      赵素京在会上介绍,到目前为止,杭州亚残运会筹办的硬件建设全面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基本就绪,服务保障日益深化,办赛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按照遵守惯例、统一标准、尊重个性、注重细节的原则,充分考虑和满足亚残运会的特殊需求,竞赛场馆与亚残运村的无障碍改造和建设达到了更高的标准。

      “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的召开,一方面标志着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另一方面也是向各个国家(地区)残奥委员会释放相关信息,让大家一同来办好亚残运会。”杭州亚残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

      陈卫强介绍,今年有关亚残运会的测试赛共安排了4场,除了已经举办的田径项目,正在举办的游泳项目,接下来还会有盲人门球、草地掷球等项目。“我们通过测试赛的安排,对竞赛场馆进行了压力测试,对场馆运行团队进行了磨炼,对整个赛事流程进行了检验,确保杭州亚残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约3800名参赛运动员中,有1100余名需要借助轮椅出行。陈卫强说,围绕运动员的一系列需求,杭州在无障碍设施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推进和改进,存量问题基本解决,增量问题标准更高,最大的特点就是为运动员们创造更便利的环境和更好的参赛条件。

      杭州亚残运会共涉及19个竞赛场馆,其中17个是从亚运竞赛场馆转换过来的。杭州亚残运会将于今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举行,开幕日期距离亚运闭幕只有14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杭州将怎样完成从“亚运”到“亚残”的全方位衔接和转换?对此,陈卫强介绍:“我们的目标是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因此在整个筹备过程中,两个运动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他说,目前在场馆转换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前置工作,例如杭州亚残运村设施的改造,从电梯到床铺都已经布置到位,参赛运动员们一到杭州就可以入住。“我们也是想采取不断的演练和磨炼来提高效率,希望能在半个月之内全部转换到位。我们完全有信心把两个亚运办得同样精彩。”

      本次大会期间,各代表团还将走访、考察奥体中心场馆群、竞赛场馆以及亚残运村等重要场所,全面了解各场馆设施配套和场地条件。此外,参会代表团还将游览西湖,体验杭州城市文化。

      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作为杭州亚残运会筹办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不仅能让参赛方了解杭州亚残运会的政策与程序、熟悉办赛城市和场馆设施整体情况,还能帮助杭州亚残组委进一步了解运动员的参赛需求,优化赛事服务,提升办赛水平,展现杭州作为主办城市的实力和热情,全力呈献一届有爱无碍的体育盛会,为提高亚洲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