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5日 星期日

    练塘茭白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5日 01版)

        刚采收的练塘茭白。张欢峰摄/光明图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㉓】  

      在中国古人的食谱里,茭白的籽实——菰,曾是重要的主食。《礼记》载“蜗醢而菰食”,菰食就是菰米饭,又叫雕胡米,一度是和“稻、黍、稷、麦、菽”五谷并列的“第六谷”。

      偶然机会,有人发现这种植物感染黑粉菌后,会失去抽穗开花结实的能力,而茎部膨大,就成了另一种美食——茭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人工栽培茭白技术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先民就已将茭白作为蔬菜食用。晋人郭璞《尔雅·释草》注:“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

      因为嫩白肥美,口味上乘,茭白与莼菜、鲈鱼并提,被列为“江南三大名菜”,南宋诗人陆游曾以“芼羹菰菜珍无价”之句颂之。

      “华东茭白看练塘,练塘茭白看太北。”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太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欢峰介绍,练塘茭白有着近七十年的种植历史,太北村常年茭白种植面积在6000亩次,是练塘茭白的核心产区。茭白每年为练塘茭农带来近9000万元收益。这里,十余种茭白错季生长、错时入市,让人们四季都能品尝到茭白的鲜香。

      (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