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8日 星期日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22】盘山磨盘柿

    作者:本报记者 刘 茜 王艺钊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8日 01版)

        盘山磨盘柿。李鹏岳摄/光明图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秘22】

      “冻乾千颗蜜,尚带一林霜。”宋代诗人杨万里这样形容柿的甘甜。

      柿,自古被视为吉物,取意“事事如意”,在我国有3000年以上栽种历史,《诗经》《尔雅》中均有记载。它原本是观赏植物,从南北朝之后才开始作为水果。

      天津蓟州盘山地区的磨盘柿以硕大、甘甜闻名。相传,唐太宗曾在这里种柿观赏。清乾隆年间《钦定盘山志》载:“大曰盖柿山中最繁盛”“实熟时叶赤如烧点染苍黛”。

      “为啥叫磨盘柿?不仅个头大,其中部还有明显缢痕,分上下两层,形似磨盘。”天津蓟州区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景利向记者介绍。

      盘山磨盘柿喜温,蓟州地区气候最为适宜。此外,盘山多花岗岩,经风化形成麦饭石。麦饭石结构松散,能滤水垢,且含多种微量元素。由于磨盘柿营养丰富,据《蓟县志》记载,当地常将其作为代粮,故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

      以前,盘山果农多以传统方法为柿子脱涩,俗称“漤柿子”。“现在我们用现代化技术脱涩,效率和品质都大大提高,3000亩盘山磨盘柿,年产值能达到700万元。”王景利说。

      (本报记者 刘 茜 王艺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