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星期五

    重庆市南川中学校:

    勇担教育新使命 特色引路促发展

    作者:陈国勇 何 媚 黄小琪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09版)

      聚内力、创特色、求卓越,在80余年薪火相继、教泽长流的教育传承中,重庆市南川中学校紧扣未来之弦,凭借前瞻的思维、独特的个性和扎实的步履,营造出了高品质的教育生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以丰硕的办学实绩树立起南川教育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四度融合办学 推动均衡发展

      作为“1+N”引领型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学校、南川区的领雁学校,南川中学带领东胜中学、鸣玉中学、马嘴实验学校等学校从制度、内涵、人才、资源四个维度出发,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集团成员校资源配置优化、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发展全面、教育教学创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
      制度融合,完善协作关系。制定集团章程,合理规划理事长学校的权责,更加尊重成员校的发展需求和独立特色,由单向性输出走向双向性生成,激发办学活力。
      内涵融合,形成整体优势。南川中学根据成员校的地域特色和诉求,帮助其打造校园文化体系,特别是在价值导向、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指导,使文化内涵由表层性指导走向深层性协助,形成自主品牌。
      人才融合,增强师资力量。南川中学打破城乡教育壁垒,不仅向成员校输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还对其全面放开课堂观摩、教研活动,为集团激活新生力量。
      资源融合,优化软件资源。南川中学整合课程资源、德育资源、信息技术等软件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调度,使成员校从追求适应性生存走向特色性发展。

    靶向科技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

      南川中学着眼科技探索,在方向把控、宣传教育、活动展演、课题申报、赛事承办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拔尖人才。
      学校专门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积极探索优质教育与科技特色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橱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多次邀请院士专家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把科学的种子撒向莘莘学子的心田;成立科技创新社、慧心创客空间、航模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学生参加未来科学家创新大赛、科普征文等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张扬个性;着力打造重庆市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学校,与重庆市药物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提升科研素养,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学校共有700余人次在全国、市、区级科技活动中获奖,获国家专利授权20余件,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南川中学育人征途上浓墨重彩的一抹亮色。

    深化劳动教育 激励实干奋斗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南川中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与木凉镇香炉寺茶叶生产基地合作,以中华传统茶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围绕劳动核心素养提升,打造出富有南川特色的“茶山香 劳动美”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的劳动场景。通过参与采茶劳动,学校带领学生学会辨别茶叶生长周期,运用基本采茶技巧完成采茶工作,在锻炼劳动能力的同时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观念;通过体验制茶工艺,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珍惜劳动的品质;通过众人同享品茶乐趣,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信仰,坚定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的信心与决心。
      南川中学将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的理念融入教学中,勇担教育新使命,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理想者、担当者、奋斗者的姿态昂首向前,用行动书写青春,用高质量的劳动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创新超越,未来可期。南川中学将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素养提升和长远发展,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以创新铸特色,以特色创名校,在与时俱进、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乐园。

      (陈国勇 何 媚 黄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