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李景龙:不断跨界的“多面手”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闫晓强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1日 07版)

      【知识·军旅·人生】 

      在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有这样一位教授,他是战胜牙龈癌的“斗者”,更是燃烧生命探索全新学科体系的“师者”,他忠诚践行“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债”的师魂,以“看我的、跟我上”的战斗作风,带领教研室全新创业、全员转型,填补某军事专业领域理论空白,被评为“新时代感动国防大学人物”、教战研战先进个人、“四有”优秀个人,他就是李景龙。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是李景龙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2016年5月,正在国外执行援助教学任务的李景龙,被诊断为牙龈癌后回国治疗。2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经历了左侧下颌骨切除术、28次放射线治疗、4个周期化疗和1个周期靶向治疗,昔日英俊健壮的帅哥,骤然变成了体重不到60公斤的“割面人”。刚做完手术不久,正值李景龙的研究生学员毕业论文攻关冲刺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指导学员,李景龙让妻子驾车带他到学员宿舍进行辅导。当时,他因放射线损伤,咽喉肿烂,说话十分困难,他就采取语言加文字的方式与学员交流。最终,学员如期完成论文,通过答辩。

      结束治疗不久,李景龙便出现在办公室,按他的说法,“在办公室养病,心里更踏实”。2017年,国防大学调整组建,各项建设全部向联合作战人才培养聚焦用力。教研室和教员迎来全新的教学任务,转型迫在眉睫。创业维艰,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景龙带领教研室人员,克服缺条令、缺教材、缺师资的现实困难,建立起两个全新的课程体系,主编1本全军教材和2本大学教程,开发并主讲4门理论大课。其中,1门课程获“国防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本教程分获“国防大学军事理论体系建设优秀教程教材”一、二等奖。

      2019年2月,上级机关让李景龙所在教研室牵头起草某纲要。在纲要起草过程中,李景龙的手术部位突然感染发炎,不得不住院接受二次手术。出院后,他立即投入紧张的攻关中,同课题组同事一起“点灯熬油”、加班加点。由于术后不能吃硬质食物,李景龙便自带料理机,将食物打碎后再吃。他费力吞食的样子,仿若“无声”的号角,感召着身边同事,最终大家以优异成果完成了上级赋予的研究任务。这几年,李景龙还担任两个新型领域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先后完成了十多项应急课题,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荣获全军军事理论奖等奖项。

      在同事眼里,李景龙不仅是敢闯新路的“急先锋”,还是位不断跨界的“多面手”。在20多年的军事教员生涯里,李景龙先后从事工程保障、应急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边境作战、岛屿进攻作战等多个专业研究教学,担任过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北京奥运安保专家组成员、某军分区副司令员、援外专家组长等多个职务。不管身份、专业如何转变,李景龙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所需,紧密结合实践深耕不辍,倾尽心力为战育人。

      “我是工程兵出身,作为工程兵的‘工’,就不能向上吹嘘,否则就会变成‘土’,所以只能向下埋头苦‘干’。”就是凭着这种干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李景龙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交出了一份为战育人的合格答卷。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闫晓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