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

    守正创新,文化企业亮出优秀答卷

    ——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述评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8日 09版)

      【聚焦深圳文博会】 

      这一年来,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全国文化企业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坚持深耕主业、守正创新,市场竞争力持续稳定增强。6月7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进入行列。此次脱颖而出的30家文化企业,在出版、影视、文旅、新媒体等领域继续崭露头角、绽放光彩,展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交出一份文化产业优秀“答卷”。

    打造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选好题材、创作精品、讲好故事,仍然是文化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文化企业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文化强国战略,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高精神品位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在新发布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影视和出版行业占了大多数席位,他们创作出又一批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曾推出过《智取威虎山》《中国机长》《长津湖》等一系列口碑票房俱佳影片的博纳影业集团今年再度进入榜单。2022年春节档,博纳影业集团主出品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感动无数观众,累计获得票房40.67亿元,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八位。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重点献礼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和电影《万里归途》,实现全球破圈热播,成为党的二十大期间反响最热烈的献礼作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出品并投放市场影片14部,年度观众满意度调查高分榜的18部影片中9部为中影出品。

      出版行业不断推出精品好书,献礼党的二十大,通过举行图书联展、开展线下阅读活动等助力形成全民阅读氛围——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全年发行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698万册;成功举办首届岳麓书会,策划开展线下阅读活动46场,参与人数超10万。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入选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全国发行300多万册,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鲜活的学习典范。中国出版集团《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出版发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项目主体任务完成,实现网络版整体上线50万个条目,纸质版累计出版10卷。

    迎难而上,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

      纵观“30强”名单,上榜企业既取得了亮眼的经济效益,也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践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方面始终走在前列。2022年,新冠疫情的反复为文化产业带来不小影响,“30强”企业勇于直面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做优做强主业,努力探索新的市场发展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旨在将以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30强”企业将文化旅游业引入乡村,助力乡村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转化。华侨城集团创新开展“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模式,为农村现代化贡献央企力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从观光游向高品质旅游转型,同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周至县2700余亩喷灌试验田开辟种植新路径,“七彩楼观”App实现乡村旅游新突破。

      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文化企业面对考验迎难而上,通过制作抗疫专题作品、捐款捐物资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和优势。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广电网络作用和平台技术优势,以科技赋能“智慧抗疫”,开辟特色专区、推荐经典作品、上线教育专栏,有效保障群众居家精神文化需求。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152万元,减免社会经营者租金3212万元。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精心发布一系列免费数字教材及课程资源,满足广大师生线上教学需求;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援藏援疆、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等工作,全年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及现金总额超2000万元。

    创新融合,科技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应对时代变局的关键。本届“30强”榜单中,既有拥有数字技术优势的文化科技企业,也有从未停止创新步伐的传统文化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大潮,紧抓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他们在这一年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深耕主业的同时,“30强”企业纷纷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多措并举巩固拓展市场、发力新兴渠道。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推出大批影视内容精品的同时,还在版权收入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实现新增长,出版发行多语言版本“四大名著”与精品音像,开发的春晚吉祥物兔圆圆及兔团团系列、“年到福盒”、虎悦春碗、《国家宝藏》图书、“故宫瑞兽”贵金属饰品及收藏品等文创产品广受追捧。

      “文化+科技”正在改变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以科技为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将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中,将游戏与《千里江山图》数字版融合,带领用户穿越时光、亲历大作的绘制过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米哈游公司着力把产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相融合,将中国元素作为“游戏出海”的重要基因,让更多海外年轻人群了解中国文化、风俗和哲学思维。

      这一年,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更加显著,“30强”文化企业积极布局新业态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通融合发展新渠道。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初步构建了以线下实体门店为连接点、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文化消费渠道网络,2022年河南省新华书店开展文化直播活动1442场,用户浏览量达到3600万人次。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云视听极光、云视听小电视、云视听悦厅TV等丰富的互联网视听产品,截至2022年年末,云视听系列App全国有效用户达2.38亿户,有效智能终端数量达1777万台,同比增长31%。

      (详见10至11版“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专题报道)

      (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