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汕头大学: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为学生全面成长蓄力赋能

    作者:姜虹 陈敏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7日 09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汕头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以“校社联动,五育融合”为理念,以服务性劳动为路径,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构建服务性劳动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大学生在处理自我与社会、自然、他人的关系中成长成才,实现“立其德、长其智、强其体、育其美、善其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耕十载 以服务性劳动课程赋能“五育融合”

     

      2010年,汕头大学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尝试探索公益类课程的模式创新,2012年将公益课程设为必修课,经过多轮迭代优化,构建了服务性劳动课程群。此类课程注重思想引领,以服务性劳动为路径,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目的,以团队体验式学习为组织形式,以社区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以规范的课程管理为准则,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区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明确了课程的愿景,即以构建“五育融合”为目标愿景,让课程成为道德教育、专业教育、体能发展、人文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载体;以构建融合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师生奉献精神培养、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平台为实施愿景;以实现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为工作愿景,赋能“五育融合”,形成可供其他高校复制借鉴的劳动育人模式。

      2010年,学校颁布《汕头大学公益类课程实施计划》,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规划设计全校的公益类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试行,自2012级本科生开始,此类课程成为必修课。十余年来,课程在开课门数、开设时间、物理空间、合作对象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先后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服务地从以潮汕地区为主,拓展到陕西、四川、福建等地。课程先后按照以学习结果为导向、劳动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涵盖专业结合类、人文关怀类、环境保护类、教育扶贫类、宣传倡议类、志愿服务类、历史传承类、综合类8个模块112门课的课程体系,教学覆盖全校本科生。

     

    校社联动 构建丰富可选的劳动课程群

     

      汕头大学构建的服务性劳动课程,主要包含三大领域8个模块112门课。在“人与他人”领域,注重帮扶弱势人群,善待生命,服务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等近20类人群,含法律援助、医疗扶贫、红色教育等20余个服务主题;在“人与自然”领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敬畏自然,含保护海洋、山林、濒危生物、珍惜自然地貌等主题;在“人与社会”领域,注重城乡社区建设,服务社会,含社区微改造、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主题。

      学校的服务性劳动课程一般集中在周末或暑期开展。为提升课程效果,学校突破以往将劳动教育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开展生活德育,将课内劳动知识教育与课外公益服务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体验真实的劳动场景,激发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具体的劳动服务环节包括准备、实施、反思、总结4个阶段,学校为每8—10名学生配备1位教师,教师团队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任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组成。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讲授劳动教育相关知识、传授劳动技能、讲解项目设计原则,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服务地需求的调研活动,设计服务主题和项目方案。教师对项目方案进行引导优化,带领学生前往服务地开展公益劳动实践。在课程实施上,公益劳动实践与小组交流反思紧密结合。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担任实施主体,教师主要承担督导观察的角色。每日的劳动服务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面对面总结服务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整合劳动体验和认知,引导学生对劳动服务、自我定位、社区反馈等方面问题进行反思,商讨改进后续的服务方案。全部服务环节结束后,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心得,通过师生点评的方式对全过程进行回顾。

      每学期末,学校综合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合作服务地满意度评估等方面信息,全面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项目设计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生的劳动表现、服务地满意度评价、学生的反思报告和分享内容深度,全面考察课程开展效果。

     

    成果丰硕 劳动教育香飘四海

     

      如今,汕头大学的劳动教育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得更加有的放矢、如火如荼,各种有创意、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层出不穷。学校的服务性劳动课程在校园与社会融通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推动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课程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通过对学生课后自我评价的质性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情感领域收获颇丰,占比达62%,责任感、服务意识、环保意识、关爱之心、耐心等成为学生调查问卷中的高频词,很好地发挥了隐性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其次,课程对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影响。学校的647个服务单位中,中小学共459所,占比70.94%。作为非师范类院校,学校本科毕业生选择教育行业就业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3届的9.14%上升至2020届的18.9%,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育帮扶、宣传倡议课程模块的影响,以创新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再次,课程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促使学生收获逐年增加。学生对课程收获的总结中,高阶目标占24.8%,人均收获和高阶目标收获都呈逐年增加趋势。最后,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劳动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尤有成效。通过服务各类群体,课程引导学生实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弱势群体赋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发展学生的脑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应变能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增长见识、体验不同文化的平台。通过劳动增强学生的体力,培养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毅力,课程使青年学生更加朝气蓬勃。部分课程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树立文化自信。课程的服务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此外,课程注重与专业结合,如“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课程,依托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学生运用海洋科学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热心服务社会,助力滨海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还提供了学科融合交叉的平台,学校的学分制模式使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选课,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级的师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社区公共设施艺术化——韩江流域爱心救生竿再设计”课程中,学生运用社会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等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课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教师交流教学经验。2020年,汕头大学开展的服务性劳动课程被教育部遴选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做法,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实践、推动“五育融合”贡献了典型生动案例。

      (姜 虹 陈 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