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1日 星期日

    【中国好手艺78】渤海靺鞨绣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 孙艳玲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1日 01版)

      【中国好手艺78】

      渤海靺鞨绣又称东北满族古刺绣法,迄今已1300多年历史。与我国四大名绣不同,其以立体、鲜活见长,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精准,是靺鞨绣技艺的特点。选料,以东北特有的柞蚕丝为上品,从四十个色级、上千款线料中择取;配线,如无妥帖颜色,须将丝线分劈、合股、撮线,掺和成相宜色彩;上绷,布料置于方形绷框,经纬线须呈垂直状,上下左右须丝毫不差。

      针法上,独具粗中有细,四至八层,层层叠加——鸡爪针,一个点连起三条线,形态类似鸡爪;三角针,针脚较大,三点连线,形如五星;乱针,长短线交叉重叠,次数不拘,直至形似。一幅作品中,数种针法交错叠绣,宛如油画颜料的“堆砌”。

      一幅上佳的绣品,既要讲究“传神”,又要“传情”。譬如这幅作品《母亲》,如何绣好脸部的皱纹?开绣前,我每天都观察亲人神态,揣摩构图、色彩、光感。采用针法渐进堆叠八层,沧桑的神韵呼之欲出。

      很多人都不知道,咱东北也有精美的刺绣。这些年,我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起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五一假期,每日参观的游客有数千人。

      (本报记者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季雅宁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