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0日 星期六

    博览会:

    深化塞尔维亚对华合作的重要桥梁

    作者:本报记者 赵嘉政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0日 08版)

      【特别关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举办,塞尔维亚派出30多家企业来华参展,希望借助此次展会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

      正在宁波访问的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布拉尼斯拉夫·乔尔杰维奇教授向记者表示,塞尔维亚对此次博览会非常重视,塞政府提前半年就向厂商发出通知,并组织有意愿的厂商到中国参展。他说,过去几年中国在塞尔维亚进行了大量投资,中国企业对塞出口贡献巨大,为塞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外汇,夯实了塞经济发展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沟通成本很高,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塞对华出口总量不是很高;但塞很多厂商越来越意识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希望能够开拓中国市场。中国举办此次博览会,为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本国优秀产品的舞台,对塞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从4月起,塞媒体就开始为此次博览会预热,当地不少专家也纷纷介绍展会,希望塞厂商抓住新冠疫情之后这一国际产品展会机遇,尽快与中国市场建立联系。

      塞尔维亚华人商业联合会会长郭晓此次协助塞厂商参会。他向记者介绍,此次来华参展的塞厂商带来了很多优质产品,如红酒、果汁、咖啡、甜点等,其中一些品牌是第一次来中国参展。过去几年,塞尔维亚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精品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也增长迅速,产品质量受到许多中国消费者的肯定。现在,中国的几个大型网络平台都建成了塞尔维亚产品馆,专门销售来自塞尔维亚的产品。另外,中国网络平台利用新技术,请塞尔维亚驻华使馆官员等亲自直播带货,这种新营销模式使塞尔维亚商品热销,让塞厂商惊叹不已。

      此次博览会除了展示产品,还推广服务贸易,其中旅游推广是一大重点。此次来华参展的塞厂商中,有数家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供应商。塞国家旅游局国际旅游推广部门负责人玛丽莲向记者介绍,塞尔维亚自2017年起对中国实施全面免签政策,2017年至2019年中国赴塞旅游人数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近几年,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塞中两国的合作并没有停止,反而不断深化。塞尔维亚在中国媒体上的曝光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了解塞尔维亚,进而产生了去看一看的想法,而塞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大大便利了中国游客赴塞旅游。去年中国海南航空和塞尔维亚航空公司分别开通了贝尔格莱德至北京和天津的直航航线,让中国游客赴塞更加方便。

      根据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中国10个旅行社的近百个旅行团到塞尔维亚旅游。玛丽莲在中国的自媒体平台上看到,很多中国游客到塞旅游后发布视频,这是中国游客主动给塞尔维亚旅游“做广告”,她感到非常高兴。她表示,塞尔维亚与中国一直保持着传统友谊,近几年两国合作不断深化,旅游领域的合作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为塞尔维亚产品和旅游服务提供了展示窗口,塞尔维亚期待借助这一重要桥梁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19日电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赵嘉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