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又到了山花烂漫的季节,徜徉在万亩果园的林间小道,眼前不禁浮现出40多年前父辈们肩扛镐刨、挥汗如雨的热闹场面。
从前的大梨树村山穷水瘠,过度砍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村民们过着“丰年仅温饱,旱涝两手空”的穷日子。我的父亲、时任大队支书的毛丰美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带领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日子的初心,组织村民向荒山进军,男女老幼齐上阵,先后出工10万多人次,硬是把穷水荒山干出了绿水青山。
每逢节假日,大梨树优美的环境吸引附近游客踏足而来、流连忘返。大梨树优美的生态环境越发体现出她的张力,但这种自发原始状态的野游伤害了自然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大梨树人从当中看到了无限商机,营建一个综合旅游区的想法日臻成熟。
近年来,我们以美丽乡愁为切入点,坚持深入挖掘文化特色。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用绿水青山将红色文化、满族文化、节庆文化、影视文化、养生文化攒珠成串,找准文旅融合的契合点。
作为“干”字精神的发祥地,我们村兴建了村史展览馆,在群山环绕之中打造了“干”字文化广场,发挥着文化地标的作用。大梨树村以“大梨树北方影视城”为场景,先后吸纳《女人一辈子》《小姨多鹤》等剧组入场拍摄30多部影视剧,扩大了我们村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还依托辽五味等中草药资源和药王传说,打造了以养生文化为内涵的“药王谷”,结合生态优势,着力发展康养产业,把银发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2022年,大梨树村被纳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培育计划,继续为广大青少年、农村技术人才、基层管理队伍开展特色科普,推进“产业+科普”“科普+文化”资源融合。
如今的大梨树,春天是花园,夏天是公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乐园,是名副其实的绿水青山。吃上了旅游这碗饭,我们不搞“穷平均”,而是“富公平”。把蛋糕不断做大,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吸引、引导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共同富裕之路。202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亿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6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一句“干”。如今的大梨树村正昂首走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以生态培实立村之本,以产业筑实富村之路,以文化聚实强村之魂,以治理夯实固村之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也让大梨树人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刘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