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吃盐植物” 让盐碱地变良田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长彦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7日 07版)

      【一线讲述】

      盐渍化对新疆农业影响巨大。为攻克盐碱地治理难关,我于1985年考取了土壤改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参加了渭干河灌区的盐碱地治理。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让“盐随水去”,通过挖掘排水渠的传统方法让大水把盐淋洗走。经过多方努力,渭干河灌区新河县棉花亩产量由过去的75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实现了高产。

      随着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新疆采用了大面积滴灌种植。滴灌可以节水增效,但无法把盐排出土体,这决定了我们的盐碱地治理思路必须转型。

      在长期的野外调查和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盐渍化土地上虽无法生长常见的甜土植物或农作物,却生长了许多其他种类植物。经过样方调查、植物采样、土壤取样等,我们发现新疆有320种盐生植物,占全国的60%以上。它们有的可以绿化,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做饲料牧草,有的可以做纤维植物……为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我们建了两个盐生植物园,引进了150多种植物进行比较和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耐盐性与生长规律。

      研究发现,“吃盐植物”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它们把盐从土里“吃掉”后,将它移走,就能改良盐碱土地。我们从“吃盐植物”中筛选出一些具有饲料价值、经济价值的进行试种,结果发现,它们每亩能生产1.8吨干物质、带走400多公斤盐。种植后第一年,土壤盐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了60%以上,第三年降低了85%到90%,使盐碱地成为能正常种植的土地。

      目前,新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盐土绿化。利用“吃盐植物”来绿化,可以将成本缩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现在,很多高速公路休息区与公路两边盐碱地的绿化,都在用这个技术。越来越多的盐碱地,正在被开发出无限潜能。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耿建扩、陈元秋、赵秋丽、冯帆、李慧、王建宏、张文攀、任爽、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李层 本报通讯员 哈聪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