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话】
建设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工程。日前,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的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中的《大运河画传》《长城画传》《长征画传》《黄河画传》正式出版。系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数百幅经典文物和艺术作品,结合中国历史和人物故事,从考古、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对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的相关历史知识与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梳理。
1、意境与主题统一
2022年4月,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的带领下,美术设计组正式承接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设计任务。4个月之内,在原有设计稿基础上,重新设计3套方案,其时间之紧、难度之高,超乎预想。这不仅需要从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的整体文化概念来把握选题出版方向,还需要结合文化、编辑、设计、美术史等综合素养,深入理解每本画传章节内容的内在逻辑与节奏关系。特别要对画传图片质量严格把关,包括所涉及的美术和书法作品,以及图片的清晰度与颜色等诸多问题,这是对设计师综合能力的重要考验。
为了突出画传特点,设计师努力参与图书编辑工作,积极与主编及出版社编辑深入沟通,对书稿中图片质量,从题材、内容、形式、色彩、清晰度等角度严格把关,对书稿中每幅作品逐一排查,以保证图片质量,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完成。
例如《长征画传》的设计,由于该卷涵盖历史时期较短,可选文物和经典书画作品较少。为了避免图片资料的单一性,一方面,编辑和美术设计组严格控制当代画家个人作品的选用,增加了美术史公认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数量,如吴作人《过雪山》、林岗《井冈山会师》、吴山明《遵义之春》等;另一方面,增加长征文物(器物)、照片、地图的数量,特别是长征期间珍贵的文献手稿,如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可爱的中国》手稿、朱德《绥崇丹懋天芦战役山地河川及隘路攻击之注意》手稿、陈毅《游击战争纪实》修改稿,这些富有真情实感的手稿还原了长征的场景,利于读者对长征进行解读。
画传系列还注重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长征画传》由于内容的特殊性,每张作品、照片、文物与每段文字须环环相扣,切入主题。画传中每章首页,选用了描绘各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经典作品,保证形式契合内容。例如,第二章“战略转移去远方”,选用了靳尚谊先生的经典作品《送别》。该油画表现的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保存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的史实。作品以红军从江西瑞金武阳镇开始进行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背景,表现了队伍在黎明出发之前在阴沉的天色中过桥、向远处走去,路边群众送别红军、依依惜别的历史场景,画面意境与画传主题内容完美契合。
2、民族审美与时代语境结合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的设计语言,结合了民族审美与时代语境。
色彩是最为直接的视觉语言,中国自古拥有独特的色彩审美体系。西方绘画讲求写实,色彩热烈大胆。中国绘画则追求意境,色彩柔和沉稳。中华传统五色,即青、赤、黄、黑、白,在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的设计中,都有所体现。除此之外,系列还注重传统色系与当代流行色如灰色的结合。
考虑到丛书色彩的整体性与每本画传色彩相对的独立性,设计组根据内容特点分别确定了已出画传的主体色系。《长征画传》为朱砂红,《大运河画传》为绿色,《长城画传》为青色,《黄河画传》为黄色。每本画传的主色系贯穿整本书的首页、标题、页眉、图说文字和部分页面底色,并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画传中,几个色系还相互穿插使用,平衡冷暖关系,在传统中追求现代、在沉稳中追求亮丽的色彩。
以《大运河画传》为例,首先,它使用当今流行的绿色作为主色,明快、时尚、鲜亮又沉稳。章节首页的标题、页眉、图说文字都统一为绿色,再根据内容与画面空间调整深浅明度关系。在章节首页,主要以作为民族符号的文物为主体元素,通过局部裁剪、拉大以及黑底衬托等方式,强化文物形象,与绿色标题形成呼应。单纯而强烈的视觉对比,打破原有的色彩审美,使千年文物与时代同行,形成新的审美感受。其次,《大运河画传》还注重利用经典文物或美术作品中的传统造型、色彩与章法来强化民族审美。在设计《大运河画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会运河文化,设计组专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体会纵贯南北、沟通古今、融通城乡、流淌千年的运河文明,感受精美绝伦、深沉厚重的经典文物和书画作品,特别对部分文物的质感、造型与色彩进行了深入体会。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从展览中精选了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剑”、唐代“胡人俑”、明代“剔红山水人物圆盒”、明代“加金彩绣双龙戏珠蓝云纹缎”、清代“竹根雕人物乘船”等30余件文物,作为设计元素。
3、空间与韵律协调
丛书突出“画传”的编辑特点,强化形式语言,整体版式如同一组连环画,每一个页面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而版式中的一个个页面,构成了有节奏的画面关系。
要强化“画传”的特点,就要处理好形式语言中空间节奏的关系,如颜色的轻重与冷暖,图片器物的造型与大小,线条(字体)的结构与粗细,还有画传贴士的大小与位置。
画传的设计,必须从整体关系来考虑色彩的轻重与冷暖,通过色彩关系,创造出一种空间与韵律。每本画传都有主色系,就如一幅绘画作品的主要色调。确定了主色调之后,还要搭配其他颜色,来平衡整个画面的冷暖关系。例如,《大运河画传》的主色系为绿色,除了根据版式需要配置不同深浅的绿色之外,还加入了蓝色和土黄色等其他色系,来平衡画面的冷暖,构成一定的韵律。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文物的颜色来丰富画传的色彩关系,特别是注意利用部分器物上的中国传统色彩。如61页“剔红山水人物圆盒”、120页“治淮委员会章”、445页“永定河北岸同知关防”铜印,上面就有非常经典的中国红,它们丰富了整个版式的色彩关系。把文物图片放大、裁剪、分割之后,还可以利用它们的造型、元素产生充满民族性与现代审美的视觉空间。
为了加强画传的色彩体系,设计组在每本画传中都会有节奏地穿插带有黑底色的跨页或单页,由文物与文字再加上黑底的衬托构成一定的画面关系。带有跨页或单页的黑色,配上文物和文字,让系列书籍的色彩关系更为厚重。其内在形体结构与色彩,本身就构成了有节奏的空间关系。
画传页面中的图像、色彩、文字与留白前后呼应,有效对比,能构建成带有旋律的空间关系,以此连串再组,构成以章为单元的空间关系。
贴士是画传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根据版式内容与空间关系,选择一些页面留白较多的页码,根据疏密、大小以及色彩关系的需要,配一至两个淡雅而稳重的色块贴士,能协调版式的空间关系,丰富视觉语言,使内容与画面更加饱满。
再来谈谈封面设计。设计组原计划采用一幅古代大运河地图,如清代《京杭道里图》,作为《大运河画传》的封面。但从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五本画卷封面风格应协调统一的角度考量,还是采用了一幅能代表画传特点的照片。照片或艺术作品“通铺”,覆盖封面、封底、勒口,简洁大气,在协调统一中突显了每本画传的特点。画传特别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为每本画传题写书名,以彰显图书的文化底蕴。书脊用布的颜色与每本画传的主体色系保持一致。为保证画传在读者翻阅的过程中不影响书中精彩大图跨页的质感,画传采用了软精装的装订形式。
总之,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的设计,力求精准把握好每一个细小环节,以高品位的审美素养,以简洁、厚重、现代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民族审美与精神。
(作者:苏国强,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