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农技讲堂”搬上插秧专列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03版)

      “大伙儿看我手中的两块秧苗,有的高一些、壮一些,有的矮一些、黄一些。可都在一块地,一个时间种植出来的,咋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使用了新水稻育苗技术,会让秧苗更壮。”5月6日17时,从黑龙江绥化站发出的K5151次插秧专列上,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徐永清举着两块带着土壤的秧苗,为旅客讲解水稻插秧育秧知识。车上来自绥化市的400余名“插秧客”乘坐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耕生产。

      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每年春耕季,绥化地区都有大批“插秧客”前往三江平原从事春耕生产,不仅满足了当地用工需求,也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哈尔滨局集团公司2000年首次开行“插秧专列”以来,连续24年累计服务务农旅客超180万人次。

      当下正值插秧客流高峰,据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门统计,今年黑龙江约有5万名务农人员前往垦区。铁路部门安排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三个方向连续19天增开57列次插秧专列,途径绥化等农民集中出行地区,沿途覆盖三江平原大部分农场。

      “我们扩大列车编组和客座能力,在客流高峰期临时抽调35辆车体,安排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客运段6组120余名骨干客运人员组成乘务团队。在绥化站增设志愿服务站,提供充电、行李搬运、应急药品等公益服务,增派人员引导,全程做好旅客服务保障。”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了。为满足农民技能需求,我们首次尝试在插秧专列开设‘农技讲堂’,邀请农业生产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农民科普农业技术、农机安全等方面的现代农业知识,发放专业书籍,解答农业生产难题,邀请旅客分享交流春耕经验。”哈尔滨局集团哈尔滨客运段插秧专列车队党总支书记程继东说。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事故全赔光。我是跟老师傅学开的插秧机,虽然会开,不过好多机械原理、注意事项咱还不知道,今天听专家一讲,如果操作不当,还挺危险,我刚加了专家微信,不懂的地方真得好好问问。”绥化市青冈县的插秧客王金波边说边翻看车上分发的农技专业书籍。

      与此同时,哈尔滨客运段在列车上开通“插秧驿站”服务,为旅客搭建同农业专家交流的网络群组平台,通过群组动态掌握农民出行需求,做好返程列车开行服务。免费为旅客提供农耕科普手册,在车厢内张贴农业安全知识漫画、农事历、农业科普知识挂图,送技到站、送技上车。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