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信念,让芳华永存

    ——追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08版)

      【追思】

      “想说的话很多,说不出来。”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强光一闪,火球迸放,一声巨响后,蘑菇云腾空而起。不远处的一座碉堡里,紧张地关注着这一切的陈能宽,激动得不知说什么。

      那就写诗吧!那就填词吧!

      “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举国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

      在这个注定将载入史册的一天,陈能宽将自己的澎湃心潮,填进了一阕《清平乐》里。

      “他不善言辞,沉重的压力一直压在心头。所以到最后,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全部铺写出来,才有了这样一首‘东方巨响’的词。”59年后,参与陈能宽学术成长采集工程工作的吴明静告诉记者。

      日前,这首题为《清平乐·记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的词,出现在北京一个展览里。在陈能宽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这位“两弹一星”元勋办了一个纪念展。不大的展厅里,诉说着陈能宽参与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关键的“爆轰物理试验”的经过。踱步其中,可以看到熟悉的蘑菇云,荒凉的戈壁滩,以及诗词。

      是的,你没看错,诗、词。甚至,展览还为这些诗词专门设了一块区域。

      这就是陈能宽,与他那隐姓埋名的“两弹”研制生涯不一样,这位大科学家潜藏着浪漫的一面——喜欢音乐、游泳、排球,特别是写诗填词。

      1962年年初,他“万里西行”,远赴青海高原,带着自己的户口,带着对原子弹爆轰试验的期待,挥笔写道:“八百年前陆放翁,一生但愿九州同。华章夜读精神爽,万里西行意气浓。”

      1964年6月,在海拔3000多米一次又一次爆轰试验后,陈能宽领导组织了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问题。“一呼百应通南北,驷马奔腾破钟奇”,他兴奋不已写道,“且待春雷贯东西”。

      4个月后的10月16日,那声“春雷”果然响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陈能宽期待已久的“天高云淡日”,且早已胸有成竹。在“春雷”还未响起的那年7月,他在一首题为《归期》的七绝里,尽情释放成功在望的自信和欣喜——“君问归期应有期,自古骏马亦停蹄。待到天高云淡日,丹心相见比高低。”

      我们不知道,这首《归期》是写给谁的,也许是家人,抑或是朋友。不过,这一天并未成为他的“归期”。他继续埋首大漠,参与氢弹研制攻关。氢弹研制成功后,又参加了我国大部分核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直至80年代中期,才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陈能宽晚年以一首《述怀》,对沉默而又“巨响”的那段人生做了总结。

      很多人好奇,一位科学家,怎么就成了诗人?

      我们可以从那次“万里西行”中,寻找答案。“从北京到青海,年纪大的也好,年纪轻的也好,都有妻室儿女,但是说走就走。那么,就互相鼓励吧,写诗写词。”陈能宽曾如此坦白。

      是的,他们都知道,要面对的是何等艰苦的环境,要承担的是何等艰巨的任务。但,他们义无反顾,他们互相打气。只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股热流在奔涌。

      这股热流,让陈能宽放弃在美国的一切,突破重重阻碍奔赴新中国;这股热流,让陈能宽在连雷管都不知为何物时,毅然转向原子弹爆轰专业;这股热流,让陈能宽在国际学术界和中国科技界销声匿迹长达25年,甘献年华终不悔。

      “如果我有什么不幸,你要想得开,当年我们抛弃洋房轿车,带着儿女回国,正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让祖国富强。”他在一封家书中如此安慰妻子。

      是的,“干一番事业,让祖国富强”,这就是陈能宽和那一代人内心深处奔涌不息的热流。

      即使到了花甲之年,陈能宽仍然能感受到这股热流。他赠诗戈壁滩友人,“相隔千万里,同行未下鞍”。他与同事互勉,“长雁传壮语,斯人共芳华”。2016年,陈能宽去世了。但他的这股热流在诗词里继续传递。

      古人云,诗言志。在这些陈能宽自嘲为“打油诗”的诗句里,我们可以读懂一位,甚至一代中国科学家的情怀和担当。1992年11月,朱光亚、王淦昌、彭桓武、陈能宽等“两弹一星”元勋在一次会议上重逢。这几位老者抚今追昔,壮心不已,一起赋词曰:“许身为国最难忘,神剑化作玉帛酒,共创富强。”

      芳华易逝,信念不老。共同的信念,让芳华永存。今天,他们已远去,但芳华就在我们身边。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