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 星期日

    奋斗青春,护航神舟“回家”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本报通讯员 黄琳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 02版)

      2022年12月4日入夜,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上滴水成冰,但这却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夜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即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漫漫黑夜,无边旷野,如何第一时间找到返回舱?

      这一艰巨任务,再次落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的肩上。

      “只有顺利完成搜救回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才能宣告圆满完成。”团队项目总师宋磊表示,“为航天员铺就温暖、安全‘回家路’,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当飞船开始返回时,团队成员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直到听到“发现243信号”的口令,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这说明定向仪指示准确捕获到了信标,返回舱成功冲破‘黑障’,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宋磊说,此时搜索力量就可以在定向仪的指引下迅速向落点靠拢。

      20时09分,返回舱平安着陆,工程着陆场系统再一次做到了“舱落机临”,这个团队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史上留下新的光辉印记。

      奋斗者,最青春。近日,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公布,屡创辉煌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名列其中。

    锻造科技“撒手锏”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921团队’全程参与搜救回收,创造了多项纪录。”二十二所党委书记、所长陈欣宇说,在二十二所内部,大家沿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将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称为“921团队”,这令团队成员十分自豪。

      成立于1995年的“921团队”,主要承担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返回舱搜救定位装备研制和载人飞行保障任务。28年来,团队紧紧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总体需求,建成了一张针对着陆返回舱的陆、海、空、天一体,近、中、远程结合的立体化搜救引导网络,有力地保障了航天员顺利出征、安全健康返回,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航天器着陆回收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苍穹逐梦,心系家国。“921团队”以载人航天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勇挑重担,屡次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中多个重点项目研制任务。1997年,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搜救用车载短波定向仪样机,1999年11月21日该设备成功找到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2001年,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船载定向仪,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海上应急溅落区搜索返回舱提供了关键手段。

      自主研发的定向仪产品,是“921团队”的科技“撒手锏”。“定向仪装备在运输机、直升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搜索平台上,能够即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宋磊介绍,这个“千里眼”的最大优势,是可以不受外界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无论风霜雨雪还是白天黑夜,无论大漠戈壁还是远洋深海,它都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

      “青年始终是团队的骨干力量。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推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成长成才,研发核心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特点日渐凸显。”团队负责人李雪介绍,团队现有技术人员3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8人,1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68%。

      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是“921团队”的育才秘诀。每一次神舟返航,青年团队成员都会分布在搜救回收的各个岗位。有人搭乘搜救直升机和汽车赶赴飞船落点;有人跟随搜救船提前部署在数千公里外的海上应急溅落区,在风浪中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80后小伙李蕤在团队中主要负责海上保障。执行海上任务时,他要将设备装在搜救船桅杆的最高处,并按操作规程测试、标校,每天在规定时间开机检查,保证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有次执行任务时遭遇台风,他吐到胃出血,一个多星期吃不进东西。即使在这种状态下,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他一样也没落下。

      团队成员张永宏对李蕤“遭过的罪”深有体会。从参与神舟一号任务至今,张永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海上任务,不过应急搜救的情况从未出现。一次次“无功而返”,倒让他很欣慰。“用不上我们最好,说明发射顺利,这比什么都重要。”张永宏说。

    以创新成果助力航天强国梦

      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国密集实施载人航天任务,“921团队”也开展了科研大决战。

      “无论是在火箭发射升段,还是在飞船着陆回收段,又或是在航天员出舱工作时,‘921团队’都在默默地守护航天员的安全,不停地刷新一项项纪录。”张永宏说,团队参试的设备创下了历史新高,有5个种类共68套整机设备参试,其中针对空间站建造新研整机设备40台套,“在实战演练中,团队新交装设备多项关键指标均超过国内同类产品,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赞扬。”

      21个月内,“921团队”实施了1000余次实验、测试,形成了各类论证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图纸文件近千份,设备交装后,配合部队实施大小训练、演练近百次;会同所里其他部门,直接参与任务保障人数近百人次;累计陆上行程10万多公里,海上航行近2万海里。

      心怀“国之大者”,书写闪光青春。如今,80后、90后科技工作者已是“921团队”的中流砥柱,甚至00后都褪去稚嫩,在各自岗位上开拓进取。以科研实力护航神舟“回家路”,以创新成果助力航天强国梦,朝气蓬勃的“921团队”将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罗旭 本报通讯员 黄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