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5日 星期五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开创铸魂育人多维路径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5日 09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指导,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稳步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开创高校铸魂育人多维路径,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肇始于1953年9月的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为指导,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卓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才培养多维路径,育人成效显著。

    树立一个中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能够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求真务实的自觉性,能够强化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院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的中心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思政育人的理论依托,激发思政育人的最大化价值。

      学院先后承办多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讨会、交流会,邀请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学会、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充分发挥跨单位、跨学科、跨地域的联合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承办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研究”的开题研讨会,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理论论证,为建构我国民主话语权提供学理支撑,不断拓展理论研究的新视野,主动回答时代之问,积极回应理论关切,营造浓厚思想理论氛围,做好充分思想理论准备。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开辟学校资源共享、能力共同提升的合作发展新格局。推出“四史”类的线上线下多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明确一项重点,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教学育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理论成果,是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理论基础。学院始终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紧密结合的原则,强化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教育机制、推动一体化教学贯通,推动思政课科学改革创新,强化思政理论课教书育人功能,形成一套育人工作机制、孵化一批思政育人品牌活动、打造一批思政育人示范“金课”、产出一批思政育人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思政育人教研成果,扎实推动铸魂育人工作落实。

      学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引领,设立学院卓越人才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筑牢学术支撑。扎实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打造科学化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以常态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活动为依托,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以“开学第一课”为抓手,鼓励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紧跟时代步伐,淬炼意志品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做理想远大、包容宽厚、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好青年。充分拓展教学资源,抓住网络平台这一思政课教学的新抓手,积极搭建“西师马院”微信公众号,制作网络精品微课,开展“西师小马”系列云宣讲等活动。举办甘肃省“形势与政策”等多门思政必修课的集体备课会,明确思政课教学一定要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政治共识、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才能体现出理论魅力、讲台活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用好一个抓手,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实践育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是新中国迅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学院将思政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结合,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将思政教育回归现实社会、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学院先后牵头申报并成功获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平台,以基地、平台建设为发展契机,积极搭建“大思政课”教学平台,创新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甘肃省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等校内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比赛、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长,激发引领学生们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共抒爱国情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组织开展“重走红色地标,缅怀革命先烈”等一系列红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重温红色历史,加深对长征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开展“寻找红色足迹”专项活动,并举办实践成果云端分享会,引导学生们或充分发挥本地革命遗址遗迹、党史纪念场馆等红色文化资源,或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开展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举办“舞动马院”思政实践主题晚会,或歌或舞,或朗诵,或情景剧,都凸显了学生们致敬革命先辈、歌颂美好生活的真情实意。

    建设一套体系,科学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铸魂育人最基础的育人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营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视角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系列宣讲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组建新时代大学生宣讲团,以青年视角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身边鲜活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透讲精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强化青年学子的政治品格,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彰显学院“思政育人”的学科优势。深入挖掘甘肃优秀文化资源,将会师精神等陇原地方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文化育人体系。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开展线上读书会,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为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校友返校举办《中国品格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等不同主题的专题报告,充分强调中国品格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中国品格,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杰出人才。

    打造一支队伍,全力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育人主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入思政教育,对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储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更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知识储备的优秀教师才能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学院持之以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院以思政主干课程为依托,设置优化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着力打造精品教学团队,设立思政课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组织、引导教师主动申报各级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高度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队伍内涵式建设,及时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示范中心,制定青年教师发展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积极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岗前培训,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教学沙龙活动,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和教学竞赛,充分发挥教学竞赛的辐射、示范和带动效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研,多措并举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实践研修培训,以专题教学和研修为主,辅之以体验式、现场式、沉浸式多种教学方法,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案例,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与生动实践案例,增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能力和本领。

      (作者:薛源)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