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碧波荡漾、峡谷壮美、民居错落、薄雾氤氲,身着美丽苗绣服饰的姑娘在山路上欢快歌唱,清晨的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静谧恬适,如诗如画。
“咔咔咔……”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留下美好记忆。
时光荏苒,化屋村村民却都牢记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2021年2月3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两年多来,化屋村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好路子,化屋村把民族文化特色和产品特色结合起来,持续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注入创意活力,把苗绣等特色产业做出品牌、推向市场,更好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这个地处乌江源头的小山村,因苗绣而“色彩鲜亮”起来。古老苗绣,如今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助力。2022年,化屋村返乡创业人数第一次超过外出打工人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余元。
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在化屋干部群众一针一线的绣制中徐徐展开。
近日,本报调研组深入化屋村实地调研。
1.为古老苗绣注入时尚元素
走进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苗绣车间,绣娘们正在飞针走线,赶制苗绣服装订单。快乐富足的时光,在她们的手中汇成幸福美好新生活。
“小时候,跟着爹妈学绣花,他们经常讲,绿色线条代表长江,黄色线条代表黄河,绣的图案代表着我们苗家人长途搬家路上见到的景色,我们把这些符号图案绣在衣服上,表示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化屋村苗绣车间,绣娘王进敏回忆着自己幼时学习苗绣的情景。
作为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苗绣特色浓郁、做工精细、工艺复杂,有着悠久的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苗绣实现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目标,有力推进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春风至,万物兴。化屋村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苗绣产业的信心和决心。2022年,化屋村开办了1600平方米的苗绣车间新厂,开发出许多文创产品。除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外,还有不少文创产品,如刺绣抱枕、布艺台灯等,“跨界融合”让人眼前一亮。
“除老人教我们的一些基本元素外,我们从看电视、劳动、赶集等日常生活中获取一些自己喜欢的新元素,基本上是年年绣新衣服,年年有新花样。”王进敏一边讲述自己绣苗绣的点点滴滴,一边向调研组展示其民族服装上花样代表的意义。
“我们销售额和利润能够快速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我们的小商品,2022年180余万元的销售额中,苗绣周边小商品所占的份额基本上达到了一半。”绣娘杨文丽介绍,化屋村苗绣车间从原来单一的服装生产线,又增加了几条灵活变化的小饰品生产线,抱枕、围巾、香包、T恤等5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被不断生产出来投向市场。
化屋村的创新发展,只是黔西市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3月底,黔西市累计发展苗绣产业经营主体65家,从业人员222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基本构建起以“化屋苗绣”公共品牌为引领,以“文丽蜡染刺绣”“一平书垌”“原色有染”等多个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品牌发展格局。
2.返乡创业成为青年的新选择
“既能提高自己的刺绣手艺,又能在家门口挣钱,真是太开心了。”王进敏说,她在车间做刺绣,收入极大改善了家庭生活。
世世代代,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纯手工绣制的嫁衣。在苗族人口占96.7%的化屋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苗绣技艺。
然而,过去水电路不通的贫困状况,严重阻碍了化屋村的发展,身怀手艺的绣娘们也不得不走出大山,通过务工保障家庭的经济收入。乡村空心化和村集体空壳化,一度成了化屋村的现实困境。
“以前,村里也想发展苗绣产业,但除了没有市场和思路外,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想要培育技工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化屋村村主任杨秋阳谈到村里的苗绣产业发展历程时这样感慨道。
为了将苗绣产业进行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升级,化屋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牵引统筹全村的苗绣培训、村歌舞团、旅游业务的经营管理,把分散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
首先,化屋村村两委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摸底调查。向他们主动宣传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并定点设置多种岗位,想方设法引导大家返乡创业就业。
绣娘返乡后,怎样才能让大家“留得住”“用得好”?化屋村组织开展了多次苗绣培训,把非遗传承人请出来,通过“老带小,熟带新”等一对一的结对模式,让90后、00后绣娘们更加规范、优质地进行苗绣操作。
面对苗绣产业化的大好机遇,在外务工的村民对回乡创业还是将信将疑,大多持观望态度。他们担心的是,就算能把绣娘组织起来,每个月的工资、水电、彩线、布匹等开销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要是产品卖不出去,谁来兜这个底?
针对这一普遍心态,化屋村党支部利用东西部协作等政策,修建了扶贫车间,免费提供给当地企业,协调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补息,为苗绣创业者减轻负担,让其轻装上阵。
农村产业要发展,带头人很重要。作为村子里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尤华忠曾在浙江温州的电脑印花厂里打工。看到家乡的变化与机遇,他决定返乡创业。
“有党组织给咱兜底,咱就敢带领乡亲们一起干!”尤华忠回忆,当年他只是想回家自己弄个“小作坊”,没想到村里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政策:不仅提供免费的车间,还可以免费租赁设备,免费帮助培训绣娘,更有贷款贴息……
2019年,尤华忠和妻子共同创办了一家蜡染刺绣公司,产品从最初的绣片,逐渐拓展到香包、绣服、西装、文创产品等,不仅带动了几十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而且自家的家庭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多,如何开发更多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又成为摆在尤华忠面前的难题。经过和妻子的一番商量,夫妻俩决定要“开放式”创新发展苗绣。他们从江苏苏州高薪招聘了产品设计师,并从上海刺绣工厂“挖”来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打版师,重点解决如何让产品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消费市场需求的问题。
通过将传统苗绣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化屋村的古老苗绣焕发出蓬勃生机。2022年,化屋村苗绣车间销售额达188万元,带动当地多名绣娘就业,绣娘平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
3.“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山水如画,游人如织,如今的化屋村,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热门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化屋村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成功推进乡村文旅经济发展。
建强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文旅基础设施、打造苗绣车间让更多年轻人拿起针线、用好黄粑加工车间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就业……化屋村全力做好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化屋游客中心、生态营地、新能源游船、观光马车、康养民宿等一批项目正在陆续推进。
调研组看到,游客们纷纷进入村里的商店,并在苗绣产品前驻足,他们被精湛的针法、亮丽的色彩、精巧的创意深深吸引。
“这里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氛围浓郁,还能自己动手进行苗绣体验,大人孩子都特别感兴趣。”穿上刚买的苗绣服饰,几位自驾来到化屋村旅游的四川游客对调研组说。
调研组了解到,村里精心设计了苗绣文化体验项目。游客可在苗绣车间体验刺绣蜡染,穿上苗绣服饰打扮自己,在充满苗绣元素的民宿中感受苗族风情……这一举措,既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也带动了村民们的收入增加。
“化屋村通过发展苗绣产业、特色种植和旅游业,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宽。”新仁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介绍,近两年来,化屋村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修建旅游公路,升级改造通信网络,建成休闲游览沿江步道、休闲露营基地等,带动发展农家乐39家,民宿21家。2021年以来,全村累计接待旅客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
夕阳西下,夜色渐浓。悠扬的芦笙响起,歌舞表演在村里的广场上拉开帷幕。喝彩声不断,掌声不断,游客欢快地加入歌舞队列,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化屋村,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有拦门酒、跳花坡、芦笙舞等民俗,其中芦笙舞入选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歌舞团有20几个人,没有演出任务时,就直播接单做苗绣。”32岁的村民赵凤银向调研组介绍,近年来,化屋村通过合作社组建了民族歌舞团,在村里广场上开展歌舞表演。在排练演出时间外,歌舞团成员们还可以通过直播宣介家乡,并承接苗绣产品的订单。“去年,我还通过自媒体接了30多单苗绣订单,毛收入有2万多元,总收入不比外出务工少。”说到这里,赵凤银脸上洋溢着笑容。
环形灯、高脚手机支架、话筒、蜡染布背景墙……在化屋村苗绣车间,调研组注意到有间屋子里的摆设显得“与众不同”。原来,这是一个文创直播间,“主播”杨文丽正在进行网络直播。操着“贵州普通话”,她热情地向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着化屋村琳琅满目的苗绣文创产品。
下播后,杨文丽自信地对调研组说:“近两年来,车间的苗绣产品有近七成都是直播带货卖出去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得跟上步伐!”
4.山乡巨变的实践与启示
乌江源头、六冲河畔,偏居深山河谷的化屋村,曾经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
苗绣蜡染、文化旅游、特色民宿、电商经济……化屋村通过创新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让村民们手握“金钥匙”,开启“致富门”。如今,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茅草房全部翻建成楼房。
调研组认为,山乡巨变的关键,是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心坎。化屋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将总书记对化屋村的重要指示,变成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实景画。全力打好苗绣特色民族文化牌,强化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提升传统工艺的品质与品牌,建立与市场开放联动机制,引导民族民间工艺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社会生产力转化,反哺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扎实做好引凤还巢。产业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苗绣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参与。化屋村主动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摸底、统计、联络、走访等工作,通过组建歌舞团、利用扶贫车间、旅游零售等手段,宣传家乡发展,传递温暖,凝聚乡情,点燃外出务工村民们反哺家乡、回报故土的桑梓之情。同时,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有效牵引起苗绣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有效流通,统筹区域内的苗绣、旅游、电商产业,形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让传统“接轨”时尚。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化屋村干部群众主动跳出传统的羁绊,积极拥抱现代市场,让传统的苗绣产品在传承与创新中,显现出张力,焕发出活力。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激荡与交流,多次创造性的转化升华,把传统的指尖技艺转变成时尚的“指尖经济”,这样的苗绣产业未来可期。
文旅融合拓宽发展道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化屋村在发展过程中,把苗绣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突出生态与人文内涵,整合特色苗绣文化资源以及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整合的发展模式,在融合中提升、在整合中突破,打造了以苗绣文化为内核的特色旅游产品品牌。
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苗绣产品绣得好,更要卖得出。化屋村通过网络平台,牵起山里山外的连接线,搭起绣娘和市场的联通桥,发挥电商“平台经济”规模效应,让更多人看到和购买到苗绣产品,实现了“生产端”到“销售端”的精准对接,对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党和政府这么支持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干,生活一定会更好。”离开化屋村时,王进敏这样与调研组话别。化屋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下足“绣花”功夫,接上时代“新轨”,就一定能“绣”出美好幸福新生活。
(调研组成员: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研究员张再杰,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鹏宇,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洪、姚天香,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秘书长敖献辞,光明日报记者罗旭、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