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3日 星期三

    广西:

    乡村善治焕新颜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3日 02版)

      眼下正是广西大新县雷平镇富硒水稻插秧期,村里男女老少卷裤挽袖,起苗、运苗、插秧,田园披上嫩绿新装,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在左安村科渡屯,看山,苍翠欲滴;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清心静雅……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景观别致,处处透露主人的独运匠心。

      “这些都是党支部组织村民自己弄的,大家都精心装扮庭院,比拼家园颜值,提升生活品质。”村民梁东华自豪地说,“瞧这满园春色,住在这儿,舒适得很哩!”

      这是广西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蝶变的剪影。“广西全面推进‘建格、管格、用格’建设,织密织牢织细基层网格,建立‘一图说网、一网尽责、事在格了’的网格化管理治理模式,实现网格覆盖全域化。”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广西将基层党组织建在10余万个网格上,“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每家每户大门旁都挂着网格员服务联系卡,上印二维码,下书“有事@我,码上服务”。

      “这个二维码,功能可不少!”普合苗族乡新丰村党支部书记熊章乐介绍,新丰村开展智慧党建,推进“市域治理·西合党建”5G+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码上服务”功能,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扫码“点单”反映诉求,网格员“接单”后及时处置,由群众进行星级评定。

      “之前村里的水管坏了,我们用手机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反映,村上很快就派人来修好了。”村民王文花欣喜地说,“码上服务”易操作,办事快,很实用。

      “乡村走向善治,既要因地制宜,更要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用“小积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大热情”。

      “参与村里治安巡逻、矛盾排查、卫生清洁、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志愿服务,都纳入积分。”东兰县长江镇板隆村牙女士拿到刚兑换的物品,一脸喜悦,“用积分到爱心超市换生活用品,比去市场花钱买更有意义”。

      “通过实施‘积分制’‘清单制’管理,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介绍,全县已有28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

      “我们科学设置积分内容,将积分设定为志愿服务积分、贡献积分两大类,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积分管理兜起万家事,激活了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有一次,我在社区巡逻,发现一住户倒在地上。我赶快上前施救,并叫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将他送医抢救,很快转危为安。”天等县易地搬迁安置点龙岩社区“红色管家”党员杨凤华说。

      “红色管家”是天等县确保搬迁安置点服务不间断的一大举措。社区安排无职党员每天在小区巡逻检查,让服务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发现”,快速解决群众问题。

      “加入先锋服务队伍,既能获取党员积分奖励,更能让我感到被群众需要的自豪感,让我牢记党员时刻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龙岩小区党员覃东荣说。

      和天等县一样,广西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施“红格善治”工程,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武宣县通挽镇江龙村,村委办公楼前“五事共治”公开栏前,时常有群众前来查看自己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村委将村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情况,按照登记时间、反映内容、治理类别、治理主体、治理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上墙公示。”通挽镇党委书记谭克昌告诉记者,2022年全村收集到民情民意、问题建议286件,协调解决254件,群众满意度达92%。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广西,德治与法治深度融合,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逐步改变。

      “通过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潜力不断释放,法治保障不断增强,乡风文明处处显现,智治支撑日益凸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