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8日 星期二

    日本应多花精力控制核污染水而非公关矫饰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8日 10版)

      随着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实施进入倒计时,日本政府正在卖力开展国际公关,以期平息国内外的反对声浪,近日更是企图利用其今年七国集团(G7)峰会主席国身份,拉拢各方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计划背书。

      4月16日,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在日本札幌市闭幕。据日媒报道,在会后日德意三国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声称,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对“包括将‘处理水’排放入海在内的”废炉处理进展“表示欢迎”。听闻此言,坐在一旁的德国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长施特菲·莱姆克立刻反驳,强硬表态指出所谓“欢迎”只涉及废炉作业,并不涵盖核污染水排放,“无法对排放‘处理水’表示欢迎”。

      《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联合声明》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表示,欢迎核电站废炉处理的稳步进展。声明强调,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独立审查,以确保“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的处理水排放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和国际法,且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任何伤害。

      显然,日方在联合声明中塞进G7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进程“表示欢迎”措辞的企图并未得逞。西村康稔在记者会后向媒体解释称,由于“口误”,自己“把所有的内容都包含在了‘欢迎’中”。

      日本计划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且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对海洋环境安全和渔业安全带来的潜在危害不言而喻,但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似乎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核污染水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而是混淆视听,掀起密集公关攻势,在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投放广告宣传核污染水“安全”。

      日方频频针对各国外交官和外国记者举行有关核污染水排海的说明会,千方百计宣扬核污染水排放的安全性。在日方有关核污染水排海的说明中,特别是外语版本资料中,一般用“处理水”的说法来指代“核污染水”,意在淡化其污染特性和潜在危害,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日方的公关攻势还重点针对生计严重依赖海洋环境的太平洋岛国。受地理位置和洋流影响,太平洋岛国预计受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影响大。这些岛国当年因美国等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受害颇深,如今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反对态度强烈,也因此成为日本政府的重点“安抚”对象。日方有专家公开建议,日本政府应当通过太平洋岛国重要媒体和地区媒体,多传播有利日本立场的声音。

      美国出于自身霸权考虑,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上与日本沆瀣一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应日本核污染水排放问题时,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称日本的做法“符合国际标准”。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不是日本一国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公事、大事。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正当关切,违背应履行的国际义务,强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危害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侵害周边国家合法权益,绝非负责任国家所为。日方应该把精力放在控制核污染水上,而非绞尽脑汁进行公关矫饰。

      (新华社东京4月17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