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在千米井下做技术革新

    讲述人:金川集团二矿区生产技术室主任 寇永渊

    作者:本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 吕林芳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05版)

      【一线讲述】 

      2006年7月,我进入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认识到,在现场时间不足导致我对很多问题吃不透、学不深。我主动向组织请缨,要求到矿山一线去。于是,我如愿来到金川集团二矿区,从事井下采矿技术革新方面的工作。

      来到采矿一线,我发现在书本上学到的采矿知识与生产实际差别很大,于是我更加虚心向同事们请教,认真记录总结技术参数,不断思考如何优化工艺流程。这些年,我参与优化的大孔径掏槽爆破法、采矿盘区流程化作业等工程技术,都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降低了安全管理难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矿区采矿用的是充填采矿法,也就是用混凝土对挖出的矿石进行充填。然而,由于传统的分级尾砂膏体料浆制备工艺复杂、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在实际生产中,供料系统、搅拌系统和输送系统暴露出诸多技术问题。

      2017年,二矿区成立了“废石+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攻关组,我担任负责人。历经5年多的改进研究和反复调试,“废石+全尾砂膏体充填”系统成功投运,解决了尾砂供料不稳定、水泥添加系统不连续等技术难题,首创了特细全尾砂和大粒径废石的高强度膏体充填配比,解决了矿山固废引起的地表破坏、环境污染和潜在地质灾害等问题,实现了矿山固废资源的再利用,基本达到了矿山绿色开采和无废开采的要求。

      从业17年,我带领团队主持和策划了二矿区20余项主系统工艺系统优化项目,实现了10多项生产工艺的技术革新。我深深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金川矿山人,我将以永不懈怠的姿态,继续深入研究解决制约矿山高质量发展的生产难题。

      (本报记者宋喜群、王冰雅,本报通讯员吕林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