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山东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本报通讯员 许倩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09版)

      本报讯(记者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许倩)今年初,随着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作为“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日,由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社会科学院等主办的“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在山东聊城东阿正式启动。

      滔滔黄河,流经山东9个市、25个县(市、区),注入渤海。关于山东黄河地名文化,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李伯森说,文脉与水脉交汇于齐鲁大地,造就了这里深厚的地名文化特色。应当以寻访行动为契机,加强黄河流域地名文化调查研究,深入挖掘黄河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

      地处黄河流域生态及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先天优势,为山东黄河地名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也让挖掘黄河地名文化时代价值有了深刻现实意义。对此,全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琳认为,地名是展现黄河文明的有机载体,地名文化与黄河古迹文化遗存、黄河神话传说、民俗、文化名人与文艺作品、黄河三角洲移民文化等紧密相连,比如黄河下游的艾山卡口、苫山村等。同时,弘扬黄河地名文化需要融入黄河国家战略,抢抓机遇,建立黄河地名保护名录、地名文化展览馆及文化公园等,让地名成为展示黄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把黄河地名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发展等相结合,借助新媒体,利用AR、VR等新技术,让地名‘活’起来。”郭晓琳谈道。

      聚焦地名文化保护、乡愁记忆传承与实现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教授宋全成亦表示,要从地名文化保护和乡愁记忆保护传承两方面发力,“依托地域历史文化的交融渗透,深入挖掘黄河地名文化,讲好具有特色的齐鲁地名故事,利用数字技术让乡愁记忆重现光彩。通过保护传承地名文化,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黄河地名文化是新时期熔铸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品牌、深化城市记忆的宝贵资源,要让黄河地名文化融入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辉同样认为,打通黄河文化与省会城市文化融合的“任督二脉”需要各方协同发展,构筑全面互通新格局。例如,以特色发展,彰显文化城市新内涵;借助多维融合,探寻未来建设新路径。

      据了解,寻访行动将聚焦黄河地名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在推动地名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与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发展等结合,利用AR、VR等新技术手段,绘就一幅新时代黄河地名文化的亮丽画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