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春光里 遍植青绿满神州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7日 07版)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湾滩河镇小型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志愿者为树苗浇水。新华社发

        在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阳龙村的缙云山脚下,社会各界人士在进行植树活动。新华社发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花木山林场的护林员王石贵与妻子在瞭望塔监测林场情况。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1年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鼓舞和引领着亿万人民行动起来,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

      当前,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本期特邀平凡劳动者讲述他们爱绿植绿护绿的故事,感受绿色发展的蓬勃脉动,聆听美丽中国的铿锵足音。

    “斗”了大半生 沙海变绿洲

    讲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 付志周

      我今年80岁,和黄沙“斗”了大半辈子。1965年,我和老伴儿陈爱兰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从河南郑州来到哈尔莫敦村。还没踏进村子,便被“黄风”迷了眼,鞋里灌满了沙子,简直挪不动步。

      后来,家里分到了47亩田地,我们满心欢喜地种上了玉米和小麦,可春天刚刚长出的青苗,一场风沙过后便“全军覆没”了。我心疼得很,也发了狠:治沙!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那年,我在自家田边种下了第一棵杨树,从此,再也没停过。

      没有先进设备,我们就用坎土曼(一种铁制农具)刨、用毛驴车拉。我和老伴儿先把田边堆积的沙子拉走,再平整土地、挖坑、栽树。一开始,树苗种下去活不了几棵。我琢磨,一准是沙多土少的缘故,就试着先填新土再栽树。沙漠边缘种树,土要从十公里开外拉过来,简直比水还金贵,哪怕不小心撒一小撮在树坑外,我都要小心地用双手捧回去。时间长了,树苗行间距多少、多久浇一次水成活率高等都摸索得一清二楚。田地边的白杨树也越长越高,挡住了风沙。

      一天回家路上,我瞥到一些被丢弃的废酒瓶,突然想起“玻璃瓶种树”的法子。转年春天,我就试着在玻璃瓶里装满水,再把修剪好的树枝插进去,用黄泥封口,把它们一起“种”进沙包。玻璃瓶里的水分能维持40多天,浸润着树枝渐渐生根、扎根,长出新绿。靠着这个法子,我和老伴埋下近500个试验瓶,生生在沙丘里造出了一百多亩林地。

      2006年,我买了近八万棵白杨树苗,可栽下不久,便纷纷被风沙连根“刨”起。痛定思痛,我们判断是树苗太高,在沙漠里立不住“脚”。于是,便在沙地上盖一层浇了水的黄土,让泥土“安分”下来。第二年再种树时,成活率85%以上……

      就这样一点点摸索,看着点滴绿色汇成了大海。我相信,这项绿色事业会一代代传下去,后辈们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飞檐走壁” 峡谷造林

    讲述人: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专业造林队队长 王永红

      2004年,我加入薛家坪林场种树队伍。种树任务集中在每年3月到5月,有时延续到夏天。那时候,每天从早7点到晚6点,一天干下来腿疼胳膊酸,可心中一直有股劲儿:誓让“树进黄沙退”。

      2014年,林场安排我去黄河晋陕大峡谷造林,我召集村民,组建了一支有韧性能吃苦的“造林小分队”。后来,县林业局聘请山西省永和县技术员给我们培训指导。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永和县的“石坑客土”法进行了改良,形成了适合宜川县地形的新“石坑客土”法,即用石片垒一个弧形的树坑,坑里填满土,这些土一部分是树坑周围的,一部分是外面运来的,在坑里种树苗,就能解决当地土层薄、树苗扎根难的问题。渐渐地,我们熟练掌握了一系列实用造林技术,成为一支专业造林队。

      深山造林,不可避免地要穿过悬崖。每到这时,队员们便3人一组,打好钢钎,系上绳子,先吊人再吊树最后吊土,相互配合。路过的人看到,常会担心地喊我们下来。“没事,绑着绳子呢!”我总是笑着回答。

      在晋陕大峡谷绿化中,我们造林队“零事故”完成了高质量造林,队伍也从最初的四五个人扩大到现在的30人,其中不乏一些不足30岁的年轻人。19年来,我们把树从黄河沿岸种到了壶口、云岩、英旺等乡镇,几乎遍布宜川县的大小塬区沟壑。“树进黄沙退”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接力奋斗 增绿添彩

    讲述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尹佟明

      春光正明媚,俯瞰苏北大地,片片杨树林迎风挺立,绿意盎然。谁能想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还是“三天无雨沙满天”的荒凉景象。

      那时,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明庥来到苏北,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下定决心:引种易培植、成材快的杨树作为“四旁绿化”和农田防护林树种,尽快改善苏北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存条件。1972年,原林业部从意大利引进一批原产北美洲的黑杨无性系插穗,在南京、武汉、北京三地试点培育,仅有南京地区获得成功。

      王明庥敏锐地意识到,这批美洲黑杨或可与生根易、耐旱、耐盐碱的中国小叶杨杂交,培育出生长快、抗性强的杨树新品种。他随即率队进行研究,经过长达七年的多点试验,选育出了4个完全能适应在黄淮海平原生长的新品种。改良后的杨树被大面积引种推广,不仅为苏北农林复合经营带来生态效益,还创造了立木价值3~5倍的生态总价值。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杨树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南京林大杨树育种团队跟随王明庥教授的脚步,走遍了江苏的山山水水,持续关注杨树种质资源挖掘、遗传改良及人工林高效定向培育技术研究等。

      杨树雌株成年后产生飞絮,持续几个月,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人民健康,林业经济也因此受损。对此,我们开展了原创性技术攻关,建立了无絮杨苗期鉴别技术。现在,只需微量的植物基因组样品,就可在苗期对杨树达到开花年龄后是否产生飞絮进行准确鉴定。

      2018年,为解决杨树良种种苗需求,我建立了以在读研究生为成员的“杨帆起航”公益团队。如今,他们已接过杨树研究的“接力棒”,矢志用一株株林木良种,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山乡叠翠 留驻“绿色基业”

    讲述人: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兴国县原水土保持局副局长 邓经镗

      20世纪70年代,兴国县龙口镇山体贫瘠、沙石裸露,全镇7万亩山地中,就有超过6.3万亩流失山地。治山留水,迫在眉睫。1980年,兴国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几十万村民举起双手,向光山秃岭“要绿要翠”。作为龙口镇水保员的我,主动承担了中岭村石角塘600亩荒山治理的任务,并在全镇治山动员大会上立下了“不治好石角塘,决不下山”的军令状。

      那时的石角塘寸草不生,陡峭山坡上遍布沙砾,让人无处立脚,稍不留神便会滚下山坡。尽管如此,规划设计、施工放样、任务分配……一项项前期准备工作我丝毫不敢懈怠。

      在一遍遍勘察走访后,我提出了对全镇水土流失程度不同的山地开展分类分层治理的办法。轻度流失山地封禁管护,村民一律不上山,同时给山体补播草籽,以避免新的水土流失。中度流失山地开展大规模植被补种。针对面积最广也最亟待治理的6万余亩重度流失山地,则同步进行大动土、大改土、大种植,乔灌草齐上、针阔叶混交、常绿和落叶相搭配,并深挖山塘、修水渠以蓄水。按照该方案治理的石角塘水保样板地,在日降雨量150毫米的情况下,保证了水土基本不下山,3年内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0%上升至80%,一度成为江西省花岗岩强度流失区的治理样板。

      首次摸索的成功给了我很大鼓舞,于是,我主动申请在全镇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芦溪村蹲点,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奋战5年,高标准综合治理了6400亩山地,有效带动了全县水保工作,全乡植被覆盖率由10%上升到63%。那时候,镇里的男女老少经常天不亮就背着锅碗瓢盆上山,挖坑、栽树,午饭就在山上吃,不到天黑不回家。

      昔日的努力和付出,如今都化作青山绿水、幸福生活。这也是我最自豪的事——留给子孙后代一份“绿色基业”。

    转型发展 只为不负青山

    讲述人:湖南省浏阳市林业局浏阳湖国有林场场长 刘俊杰

      1989年,我来到当时偏远艰苦的向坪林场,成了一名护林员。在同为护林员的父亲手把手教导下,我从最基本的荒山造林、幼林抚育、森林管护做起,每天天不亮就到林子里去,挖基坑、种苗、补肥、修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一亩亩荒山被“染”成绿色。后来,我辗转九岭林场、连云山林场等多个林场担任场长,在34年的护林育林工作中,累计造林3万多亩。

      2017年,我担任了浏阳湖国有林场场长。当时正逢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着从木材生产经营型林场向生态公益型林场转型的难题。林场转型后,每年资金缺口近千万元。我们通过抓“节流”减少内部支出,抓“开源”增加外部收入。比如,积极发展林业经济和森林康养产业,打造生态休闲农庄,做活了生态旅游产业。而如何提高造林质量,是最关键也最“挠头”的事。经过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教训“再出发”,我们终于找对了路子:多方式高质量实施珍稀树种造林、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这些年来,我们累计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1.8万余亩、生态廊道建设2000多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万余亩、营造珍稀树种2.4万余亩,公益生态林造林质量也达到了全省顶尖水平。

      一棵树从种下到成材,往往需要30多年。当初父亲那一辈林业人种下的树苗,如今已在我们这代林业人的守护下亭亭如盖。而我们深知,只有生态好了、环境美了,咱百姓共同富裕的底色才会越来越鲜亮,这方碧绿,值得我们全心全意守护好。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慧、尚杰、赵明昊、张哲浩、李洁、苏雁、胡晓军、王洋、龙军、禹爱华、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武小丽、农春仕、黄志勇、王艳明、丰瑶、张川惠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