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穿紫河,如一本线装的乡愁,将湖南老常德人记忆中的家园浓缩在河畔。在这里,麻石路、吊脚楼、风雨桥呈现眼前,汉剧高腔、常德丝弦、澧州花鼓萦绕耳畔,糖油粑、桂花糕、芝麻糖留香唇齿……老常德的景、曲、味和乡愁,就这样被一一激活。
这是一条奔流千年的古运河。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贬常德,在《采菱行》中吟诵:“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一作‘鸳’)翔。”取诗中“紫菱”之意,穿紫河因此得名。
四代住在穿紫河畔的胡泽喜一家,见证了这条河流近百年的变化。
在祖辈的眼里,穿紫河是金色的。胡泽喜的爷爷曾是穿紫河边的扳罾客。穿紫河边,过去有许多罾排静静地泊着。撑开罾网的竹架如同伸向金色河道的大手,在渔民的操控下打捞着河里丰盛的鱼虾。
在父辈的眼里,穿紫河是银色的。那时,河里的鱼虾渐渐少了,胡泽喜的父亲当上了篾匠,编些箩筐、竹篮,用船载了,天还未亮就划往集市,每一桨都泛着月色银白的光。
在胡泽喜这一辈的眼里,穿紫河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黑色。河流沿线分布着不少排污口,鱼虾大量死亡,黑色的河水泛起一阵阵腥臭。不仅如此,随着城市扩张,穿紫河上游多处被遮盖,下游被填埋改道,或围堤为塘,或掩土为田。河道缩小了,污染加重了,最严重时,沿线竟然有118个排污口。
河流是城市的眼睛。胡泽喜看见了一座城市的眼泪。和他一样感受到疼痛的,还有穿紫河沿途两岸30多万居民。如何擦干一座城市的眼泪,再现“紫菱如锦彩鸾翔”的美丽画卷?常德人给出的答案是:赋予河流生命,让水系贯通,让一个个失去生命迹象的个体变成活体,甚至灵动起来。同时,常德还把目光投向世界,向德国汉诺威学习——这是一座在水治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城市。同年,欧盟援建的亚洲水环境项目在常德启动。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全国选取16个城市作为试点,具有城市水治理丰富经验的常德成为其中之一。以此为契机,常德倾全城之力,实施“活水、净水、蓄水、排水、亲水”五大工程。
同其他沿岸居民一样,胡泽喜时常站在穿紫河岸边,见证工程的进度。东躲西藏的排污口不见了,成片翻着白肚的死鱼不见了,密密麻麻覆盖河面的水葫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岸边可以净化水质的芦苇,以及芦苇下的天然滤料、松散石块、渗水管、导流管等生态滤池设备。从泵站提上来的雨污混合水,经过生态滤池排入河道后,穿紫河不再藏污纳垢,而是奔流、清澈起来,重又拾回记忆中的金色。
水清岸绿,只是穿紫河凤凰涅槃重生的第一步。常德人还要让这条河承载起历史与文化,成为一条流淌着乡愁的河。
清代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常德沅江岸边,一边是水,一边是城墙,从东门到大西门是绵延两公里长的繁华河街,依次为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到了20世纪80年代,沅江水运逐渐衰落,常德码头也逐渐失去重要地位,大河街、小河街繁华不再。
这条古老街巷是常德人挥之不去的乡愁。2015年,常德将老街从沅水边搬迁至穿紫河畔,让老城的历史与文化在城市腹地复活。次年,河街正式开街纳客。得知河街复活,画家黄永玉欣然提笔,为自己的出生地题写街名“常德河街”。
河街的码头真实还原了被沈从文称为“湘西大码头”的常德河街场景和码头文化。传统的非遗元素、民间的风味小吃,也一点点植入这条新生的“老街”。穿紫河沿线9公里的河道两岸,还会上演灯光实景节目《常德记忆》,设置有水韵常德、老街记忆、梦回古音等舞台,展演折子戏、常德丝弦、常德汉剧等。
沿着河流而行,或过廊亭,或遇戏台,或聆听“刘海砍樵”的传说,或邂逅“车胤囊萤”的故事,或阅读“寻菱七里”的典故……河街,犹如一本翻开的书籍,展示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灵动的生活形态。
胡泽喜坦言,自己和孩子就是祖辈留在常德的“眼睛”,在这片大家曾经或正在生活的热土上,见证一条河的沧桑与变迁,触摸一座城的质感与温度,守望一颗心的安放与寄托。
(作者:徐虹雨,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