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必须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次强调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之所以要重视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诚如马克思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事实证明,正视实践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能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分析,而且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准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正所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只有深入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深入实践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老一辈革命家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同志在极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中,亲自组织和参与过多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寻乌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是公认的调查研究经典,并先后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等著名论断。
在我们党的奋进历程中,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持续得到继承和发扬。从梁家河到河北正定、福建宁德、浙江、上海再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1989年7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下党村登门入户、访贫问苦。回到县城招待所,许多干部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习近平总书记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调研之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更是踏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数十个贫困村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深刻指出深入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都会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调查研究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否则,调查研究就会失去“靶心”,没有“靶心”,就是“有调查无研究”。只有“奔着问题去”,才能避免调研走过场、看“盆景”,才不太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才能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思考、拿出办法。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央部署,紧扣“国之大者”及地区具体发展问题,把握主要情况、聚焦重点问题,深入一线干实事谋实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的智慧。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实践,既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政策效果的试金石。而要了解实情,就必须真心实意直通群众的“小院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倾听群众最质朴的声音,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感受,体察群众的情绪,总结群众的经验,汲取群众的智慧。尤其是要主动调研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迈进群众的门槛、走进群众的心坎,坚持身心齐入,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过去,依靠调查研究,我们党找到了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良方密钥。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稳定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各种风险挑战,同样需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更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成功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夏锦文,系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