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观象】
高科技的介入,信息化的迅速推广,已经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设计与公共艺术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正在深圳展出。本届展览以“新起点·新风尚”为学术主题,122个案例、1331件作品精彩呈现了“展现国家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展示出一批代表新时代国家形象、彰显中华审美风范、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优秀设计和公共艺术作品,并首次设立“湾区特展”,以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设计为翼 激活产业
“本届设计大展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的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希望通过高水平的设计,对相关产业的升级、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应用功能的完善进行全面开拓和探索。”本届大展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说。
跟随召集人导览的脚步,记者看到了一批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设计,其中既有高铁、智能汽车、无人机等改变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创新设计,也有人机共生系统、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的系统集成设计。
近年来,我国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纷纷走向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设计就像一座桥梁,一端是科学技术,另一端是产业应用。本次大展如同向全球展示中国创新能力的“第一现场”,而设计在其中借助数字网络与智能技术形成跨领域、跨产业的全新设计智造协同创新模式,构筑起大国重器创新的中国设计道路与话语体系。
“投身大国制造,我们着眼于无人机、深海潜水器、宇航技术等综合科技的设计介入。这些原本更加注重功能性的技术装备,现在都有了设计师的参与,这是中国科技界与设计界的结合。再如《流浪地球2》等科幻电影,呈现出精良的科幻电影制作水准,这都是设计介入带来的发展。”本届大展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告诉记者。
传统文化 弦歌不辍
苏绣,集天下针法之大成,是中国刺绣技艺的优秀代表之一。在“助力文化建设”板块中,悬挂着一幅《骷髅幻戏图》,惊艳了现场观众。记者走近细看,才发现此图于细微之处的精妙玄机——原来它是由上百种苏绣针法刺绣而成,每一块砖瓦木石、每个人物的衣褶发丝,均由不同颜色、不同走向的丝线绣制,精妙绝伦。这一作品正是苏绣与拓扑学邂逅相逢的成果。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创团队对苏绣针法开展了拓扑学研究,成功将针法归纳转化为函数,生成可以记录和创新针法的计算机程序。
“我们用数学的方式建立起一个‘针法世界’,可以在瞬间以该系统生成效果图,展现不同针法的肌理和质感。通过针法的排列组合,同一幅图像可以有无数种表现方式,数字化的针法作为一种抽象语言,还可以跨界到丝绸、丝线之外的其他媒介,从而带来更多的创新可能性。并且,未来机器人也可以进行刺绣创作,助力这门非遗技艺的传承。”本届大展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解释说。这解决了目前苏绣面临的瓶颈问题,包括针法数量的衰减、过度模仿绘画而缺乏独创性以及劳动力匮乏等问题,这一系统也可以拓展至其他绣种,甚至纺织、编织方式,如蜀锦、云锦、竹编等其他非遗领域。
除了巧夺天工的苏绣,记者还在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媒体与现代科技的力量,文化遗产的数据表达有了更为丰富的形式;当代设计师从古代书法和碑刻、版刻中汲取养分,设计出易用美观的现代字库,赋予传统书法以新的活力;当代建筑师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将历史文脉融入当代生活,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实现对传统营造技艺的当代转译等助力文化建设的创新表达。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发展,设计也面临着思路和模式上的转变,要肩负起文化传承、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历史责任。同时,设计和公共艺术应深入阐发中国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引导公众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与精神追求,从而激发中国当代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杭间表示。
人文关怀 传递温暖
近年来,设计力量充分赋能公共艺术,在服务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和倡导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审美风尚,也让人们看到了设计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度。
在“设计扶贫”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设计在生产、加工、包装、物流等领域的运用,帮助了更多非遗产品走出本地,走向消费市场,创造经济价值。
在“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领域,设计师们从“所有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是弱势群体”的观点出发,用“同理心”开展有温度的设计,从生理补偿到感官新体验,从精神激励到情感关怀,致力于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让他们能够更自如地融入社会生活。
在“乡村振兴”的案例中,设计师们以人文关怀和生活美学重塑乡村景观,改变了人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路径与方式。
“站在时代新起点上的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功能和服务的优化,更要在新语境下发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助力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潜移默化引领新风尚的深刻作用。”汪大伟表示。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