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大家谈】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及成功经验的同时,也翻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新篇章。
当前,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围绕价值实现与体制机制建设,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和长效机制,无疑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而这离不开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有效支持。笔者认为,当前,应结合绿色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多渠道筹集绿色资金,有效实施绿色公共政策;同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确保生态服务成本与效益基本对等,维持生态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在拓展绿色税收政策方面,应积极构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绿色经济税收引导机制。在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上,则应推动自然资源投资、开发、抵押、入股等资产经营性行为盘活自然资产,督促金融机构优化审批流程、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开发更加丰富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促进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供应链。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近年来,该市金控集团牵头构建各级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探索打造专业化的绿色投资平台。在财政政策上,实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等相关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化、全面化;在税收政策上,确保税收种类齐全配套、税务政策相互衔接连贯;在绿色金融上,产品创新形式不断丰富,项目融资审批手续简化,项目资金申请流程畅通,最终推动当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使得支持福州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动力强劲而持续。
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绿色化、低碳化是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多个行业领域的合作转型,尤其是钢铁、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要在确保稳定供给的前提下,完成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更好地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首先,要对现有生产技术进行革新,优化节能降碳技术,淘汰能耗指标不达标的企业,最终达到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目的。其次,要推动碳减排权交易行业规范发展。面对市场竞争,碳排放交易约束机制可以倒逼高排放企业选择清洁生产改造,进而完成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再次,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应积极研发并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技术,注重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划定资源开发利用边界和底线,限制过度利用、资源浪费等不合理行为。同时,推动“闲置经济”“循环经济”等持续发展,引导群众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对于加快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幅员辽阔,生态产品丰富多样但大都不成规模,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生态产品存在着“多、小、散”的劣势。笔者认为,若能通过品牌赋能,整合优质生态产品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平衡发展的新格局,将有效提升生态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具体做法上,应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此为抓手,带动环境治理和碳减排工作的开展。搭建绿色产品加工区域网络,推动优质资源在网络内有效流动,发挥不同地区之间同品类优质绿色产品资源的集聚效应,为绿色生态品牌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统筹各路资源,构建品牌运营生态圈。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引导不同类型的企业灵活参与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策划与推广。此外,还应以创建全产业链生产与服务标准体系为主线,形成绿色生态品牌集聚扩散核心,提高吸引品牌资源要素和辐射影响的能力。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持续打造“武夷山水”区域绿色生态品牌,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使得绿色生态品牌的价值持续提升,正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加快绿色发展,在不同区域也要有所协调、侧重。与城市相比,绿色经济发展在广大农村尚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如与乡村振兴耦合度不高,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难度大等。笔者认为,绿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关键是如何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并推广“生态银行”机制。围绕前端资源流转和后端项目开发,形成“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运作模式,推动以林木、竹木为代表的自然资源通过赎买、股份合作、租赁、托管等单一或组合形式存入“生态银行”。另一方面,要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部分生态保护或生态涵养区都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或山区,但生态建设受益地区又往往包括发达的城市和城乡接合地区,因此,在处理二者的横向补偿关系上,可探索基于生态产品总值考核的跨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责任的前提下,允许跨区异地造林增汇降碳、异地购买抵扣一定比例考核目标等方式,逐步拓展新增碳汇抵扣、生态产品总值考核目标等标的物,进而引导广大农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作者:张瑞琛,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