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春天的脚步,眼下的上海演艺市场持续升温——名家名团名作纷至沓来,首演首发首秀让沪上观众直呼过瘾。“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吸引一众原创新剧亮相。上海18家国有院团也在加快步伐,开展国内巡演,筹划海外巡演。
名家名剧陆续登场
2月18日至19日,中国交响乐团将新春国内巡演的第一站放在上海,为沪上乐迷带来“聆赏经典”和“龙声华韵”两场乐团招牌音乐会。紧随其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5家交响乐团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3家民族管弦乐团将陆续登场,在黄浦江畔带来经典与新创之声。
这是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拥有成熟演出市场的上海,历来为国内外名家名团所看重。这个春天,多家“中字头”“国字头”乐团来沪献演,为上海的演艺市场注入一股鲜活热力,营造出春“艺”浓浓的城市文化氛围。
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正在紧张筹备中。张铁林自编自导自演的京味儿话剧《椅子》将于3月3日作为开幕大戏登场,码齐一套“老戏骨”班底,大湾区粤剧《南海十三郎》也将首次亮相上海。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雷雯说,创办十余年,东方名家名剧月初心不改,持续“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为优秀剧团和剧目搭建平台,很多小剧种在这里找到了新观众。
演艺市场迎来“阳春三月”
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丰富演艺市场内容供给,打造文化惠民暖心工程,助力拉动文化消费——新春伊始,上海文艺院团、各大剧场和文旅部门协同发力,将传统的演出淡季变旺季,推动演艺市场迎来“阳春三月”。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3月,上海全市演出备案931场,同比2019年的530场增长75.6%,其中上海市属国有院团、剧场计划演出672场。
连续多场100%的上座率,上海大剧院重新迎来满座时刻,且今年上半年的档期已经排满。2月10日至12日,全新制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在上海大剧院首演。紧张拆台、装台后,2月24日至26日,上海大剧院将迎来新版全景歌剧《托斯卡》。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告诉记者,最近愁的是“档期”,甚至出现了“抢档期”的情况,很多项目排到了2024年。目前,剧院已经在和海外优秀剧院团商谈2024年至2025年的档期。
好剧“请进来”,原创“走出去”。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均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增强文化交流的开放程度,将国际上的优秀剧目和剧团引进来,是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说,“市场破冰后明媚的春天,更激励我们加快原创步伐。”
记者来到位于绍兴路的上海昆剧团,演员们正在为即将开启的全本《牡丹亭》四地巡演做准备。55出全本昆剧《牡丹亭》,分上、中、下三场,总演出时长约8小时,既有传统折子精粹,又有首次打磨的新篇。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告诉记者,这是上海昆剧团2022年集全团之力推出的大制作,凝聚了业内顶级专家团队和主创团队,更为当下一批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舞台实践机会,展现青年戏曲人的风采,彰显上海多年来文艺人才培养的成果。
“我们迫不及待起跑了,并且满怀激情拼命跑。”这些天,谷好好除了督阵演出,还忙着与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商量2023年原创大戏《汉武大帝》的计划。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带队创作工人题材淮剧《火种》,上海评弹团计划将“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小说《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
从“演艺码头”向“演艺源头”转型
好作品的影响力是演出来的。几天前,上海京剧院《大唐贵妃》完成了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连续三天,场场爆满。3月下旬,上海京剧院将携经典剧目《四郎探母》《红鬃烈马》赴鄂作为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开幕演出。记者了解到,“上海出品”话剧《觉醒年代》《英雄儿女》《深渊》也已排定晋京演出计划,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越剧《梁祝》、评弹《人生若只如初见》等已启动全国巡演。海外演出方面,上海芭蕾舞团正积极与荷兰对接,筹备经典版《天鹅湖》的巡演工作。
上海黄浦区人民广场一带,曾是全国闻名的“戏码头”。如今,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目标是持续做大做强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去年年底,从这里诞生的原创音乐剧《翻国王棋》版权成功出售给韩方,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原创音乐剧的海外版权输出。上海不仅要做“演艺码头”,更在努力向“演艺源头”转型。
在谷好好看来,上海的文艺创作和演艺市场好比一池春水,活力涌动。影视、网络、游戏也在为传统戏曲插上“新翅膀”,由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主演,滕俊杰导演,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将在今年上映,滕俊杰导演的沪剧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电影《敦煌女儿》将于3月8日首映。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