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学术笔谈】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如何不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只是时间上的早晚和途径上的不同而已。就此而言,现代化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与价值指向,又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成功走出了一条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西方式现代化是在强大的资本逻辑下运行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本逻辑的贪婪性,西方式现代化在社会关系上造成了人与人的全面异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全面对抗;在人的精神道德上形成了拜金主义、纵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全球性精神危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因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致使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世界现代化运动中,后发性国家的现代化是与先发性的西方式现代化同台竞争和发展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异质性生产关系并存与交往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理性地看待和透视西方式现代化实践,剥离其主观为资本的不利因素,挖掘其客观上形成的一般性经验和发展规律,并充分利用和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如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化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和保障、科技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思想创新和教育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等,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同时成功地规避了西方式现代化造成的“异化弊端”。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中国烙印”。比如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出发,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理念,走出了一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和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一是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民族复兴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合目的性的现代化;二是既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吸收其积极成果,又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合规律性的现代化运动。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赢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依赖提供了参考、拓展了路径,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民族和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选择。
(作者:贺新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