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军旅·人生】
仲春的金陵,午后的暖阳穿过梧桐的枝丫,碎日玲珑,铺洒在书桌之上。一位老教师安坐桌前,时而伏案写作,时而颔首沉思。真情流露于笔下,她撰写的《军队不可移动文物概览》一书正待付梓。她,就是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奚江琳。
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军营里,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望着、呵护着那些鲜为人知的文物,奚江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奚江琳接触军营文物保护缘于偶然。2005年,负责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中国军苑”展区设计的她,在调研军校校园绿化建设时,不经意间发现,校园里的建筑历史悠久。“都是些有年头的宝贝。”看到这些年代久远,已然斑驳的建筑,奚江琳感到一阵心疼。
为了引起有关方面对军营文物的重视,奚江琳开始奔走呼吁。2007年,全国第三次暨全军第一次文物普查开始。听闻消息,她十分兴奋,主动请缨投身其中。一年多时间,东到黄海之滨,西至大漠边陲;南至岭南腹地,北到雪域冰城,奚江琳的足迹遍布全军上百个营区,整理出5册《营区建筑遗产简录》。2010年,她被表彰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次年,由于奚江琳等部队官兵的努力,“军队营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成立,这是我军首个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回忆起那段经历,至今奚江琳仍心潮澎湃:“在书上读一处建筑、一段历史,不觉得怎么样,但到现场看了真实的东西,便不由得你不感动、不震撼。”
“军队官兵保护文化遗产,功不可没。”奚江琳说,很长一个时期内,军队文物保护既不在国防经费保障范围内,又游离在国家文物保护系统之外,但官兵们为保护文物仍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一些部队甚至派出岗哨,站岗看守文物建筑遗迹。
一次调研中,部队领导讲起“马蹄楼”的故事,令奚江琳感动:这座苏联援建的老建筑,因俯瞰呈“U”型而得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从朝鲜战场撤回后,奉命支援“两弹一星”工程,中间曾在“马蹄楼”短暂驻扎,程开甲、林俊德等一批科学家曾在这里工作……“‘两弹一星’,从这里出发!”官兵们自豪地说,这些饱含着红色历史的老建筑,是学习党史军史、优良传统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手教材。
不久前,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保护展示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标志着全军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文物保护最大的价值在于教育、在于育人。通过教学,我要将文物里蕴含的红色基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承下去。”课堂上,奚江琳发挥建筑学跨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学科特点,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经历,转化成“大思政”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2008年,奚江琳设计了一堂以“大学历史建筑考察”为主题的实践课。她带领学员将陆军工程大学校园内的历史建筑逐一走访查看、勘察测量、绘制成图,将建筑的年代背景、厅室布局、用途定位、材料选取等信息收集整理,汇集成一册《建筑文化遗产的探究与实践》。
奚江琳的研究生邢海宁,毕业后留校工作。时至今日,他仍忘不了那个有趣的夏天——“在奚教授的带领下,我们爬上房顶量高度、趴在墙角测面积,大学里所有历史建筑都被挨个‘查了户口’。”最近,校史馆正紧锣密鼓地筹建,当设计师问起校园历史建筑相关信息时,年代、风格、用途……邢海宁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全军第一次文物普查完成后,奚江琳将收获的资料精心整理,结合在部队调研的感悟,为学员带来了一堂《工程 历史 未来》的讲座,引导学员在学习中培养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奚江琳还在建筑学教学中融入边塞诗词鉴赏,牵引出边防战争背景、爱国报国情怀,为学员带来情理交融的学习体验。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部队战斗力,是我的使命所在。教书育人与文物保护,我将永远地热爱下去。”谈及未来,奚江琳眼神里充满坚定与执着。
仲春的金陵,午后的暖阳穿过梧桐的枝丫,碎日玲珑,铺洒在书桌之上。一位老教师安坐桌前,时而伏案写作,时而颔首沉思。真情流露于笔下,她撰写的《军队不可移动文物概览》一书正待付梓。她,就是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奚江琳。
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军营里,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望着、呵护着那些鲜为人知的文物,奚江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奚江琳接触军营文物保护缘于偶然。2005年,负责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中国军苑”展区设计的她,在调研军校校园绿化建设时,不经意间发现,校园里的建筑历史悠久。“都是些有年头的宝贝。”看到这些年代久远,已然斑驳的建筑,奚江琳感到一阵心疼。
为了引起有关方面对军营文物的重视,奚江琳开始奔走呼吁。2007年,全国第三次暨全军第一次文物普查开始。听闻消息,她十分兴奋,主动请缨投身其中。一年多时间,东到黄海之滨,西至大漠边陲;南至岭南腹地,北到雪域冰城,奚江琳的足迹遍布全军上百个营区,整理出5册《营区建筑遗产简录》。2010年,她被表彰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次年,由于奚江琳等部队官兵的努力,“军队营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成立,这是我军首个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回忆起那段经历,至今奚江琳仍心潮澎湃:“在书上读一处建筑、一段历史,不觉得怎么样,但到现场看了真实的东西,便不由得你不感动、不震撼。”
“军队官兵保护文化遗产,功不可没。”奚江琳说,很长一个时期内,军队文物保护既不在国防经费保障范围内,又游离在国家文物保护系统之外,但官兵们为保护文物仍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一些部队甚至派出岗哨,站岗看守文物建筑遗迹。
一次调研中,部队领导讲起“马蹄楼”的故事,令奚江琳感动:这座苏联援建的老建筑,因俯瞰呈“U”型而得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从朝鲜战场撤回后,奉命支援“两弹一星”工程,中间曾在“马蹄楼”短暂驻扎,程开甲、林俊德等一批科学家曾在这里工作……“‘两弹一星’,从这里出发!”官兵们自豪地说,这些饱含着红色历史的老建筑,是学习党史军史、优良传统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一手教材。
不久前,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保护展示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标志着全军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文物保护最大的价值在于教育、在于育人。通过教学,我要将文物里蕴含的红色基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承下去。”课堂上,奚江琳发挥建筑学跨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学科特点,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经历,转化成“大思政”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2008年,奚江琳设计了一堂以“大学历史建筑考察”为主题的实践课。她带领学员将陆军工程大学校园内的历史建筑逐一走访查看、勘察测量、绘制成图,将建筑的年代背景、厅室布局、用途定位、材料选取等信息收集整理,汇集成一册《建筑文化遗产的探究与实践》。
奚江琳的研究生邢海宁,毕业后留校工作。时至今日,他仍忘不了那个有趣的夏天——“在奚教授的带领下,我们爬上房顶量高度、趴在墙角测面积,大学里所有历史建筑都被挨个‘查了户口’。”最近,校史馆正紧锣密鼓地筹建,当设计师问起校园历史建筑相关信息时,年代、风格、用途……邢海宁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全军第一次文物普查完成后,奚江琳将收获的资料精心整理,结合在部队调研的感悟,为学员带来了一堂《工程 历史 未来》的讲座,引导学员在学习中培养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奚江琳还在建筑学教学中融入边塞诗词鉴赏,牵引出边防战争背景、爱国报国情怀,为学员带来情理交融的学习体验。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部队战斗力,是我的使命所在。教书育人与文物保护,我将永远地热爱下去。”谈及未来,奚江琳眼神里充满坚定与执着。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施杰 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