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作为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既需要有从各学科领域开展的“学术深挖”,也需要通过鲜活生动的理论表达来推动创新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
2022年上半年,全国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气氛热烈。我们想,校(院)内有那么多优势学科,有那么多优秀专家学者,做了相当扎实的理论研究,就应该让理论成果为大众服务,以我们擅长而有效的方式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与新华网合作,构思并拍摄制作系列短视频“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第三季)”,主题为“以‘理’服人:十年的‘十个为什么’”。10集系列短视频分别由校(院)内10位青年教师担纲主讲,每集15分钟左右,旨在集中宣传新时代十年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短视频一经推出,12天内全网播放量突破5亿。
这样的理论传播短视频作品,为什么能广受关注和“圈粉”呢?答案是明确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的时代。短视频以精巧的设问、客观的事例和数据、生动鲜活的语言,讲清楚了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背后的理论逻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受众的理论需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第一时间行动,再次与新华网合作,策划制作“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理论短视频“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第四季)”。5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为什么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会为世界发展带来什么”进行演讲。5集短视频集中回答了网友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困惑。比如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明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哪些异同。短视频推出后,短时间内全网播放量超9000万。
系列短视频成果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赢得社会受众好评。由此我们感到,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不断创新理论传播方式,让理论易于为人民所接受,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作出努力,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本报通讯员尹建军、本报记者杨桐彤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