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已趋于平静的北约扩员进程再起风波。继“涉嫌纵容民众集会侮辱北约成员国元首”之后,瑞典又因漠视右翼群体“公然焚毁《古兰经》”而再度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全球穆斯林口诛笔伐的目标。
对此,土总统埃尔多安日前在国内公众集会上明确表态:“土耳其已经看到了瑞典的态度,那么这个国家也应该清楚土耳其的立场。如果瑞典继续包庇恐怖分子,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土方,土耳其绝不会同意瑞典加入北约的请求。”
一“打”一“拉”
随后,土耳其一系列反制措施接踵而至:不仅取消了瑞典国防大臣荣松即将成行的访土日程,而且还将原定于2月举行的土耳其、瑞典、芬兰关于两国加入北约的三方会议无限期推迟。用土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的话说,“土耳其目前与瑞典已经无话可谈”。此举无疑意味着瑞典和芬兰“捆绑打包”加入北约的进程已经实质性搁浅。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和外交大臣比尔斯特伦也不得不承认,“斯德哥尔摩最近的示威集会引发土耳其强烈不满,导致瑞典加入北约进程变得更为艰巨复杂”。
就在瑞典坚持将“与芬兰同时加入北约”列为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并幻想能与土耳其重新恢复有效对话时,埃尔多安在1月30日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语惊四座”:“如果需要,我们可能会对芬兰(加入北约的申请)作出不同反应。当我们把这个信息传递给芬兰时,瑞典将会感到震惊。”其言外之意显而易见,“土方将区别对待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请求,或将允许芬兰单飞”。安卡拉此言一出,在令斯德哥尔摩瞠目结舌的同时,也给赫尔辛基带来了意外曙光。芬兰迅速捕捉到土方释放的信号,两国之间的密集外交接触与磋商随之展开。芬兰外交部长哈维斯托也顺势作出了呼应性表态,重申加入北约的必要性,呼吁土耳其和匈牙利尽快审批本国申请,并声称如果瑞典加入北约进程“长期停滞”,芬兰将不得不考虑单独采取行动。虽然芬兰碍于邻里情面未对瑞典“不智之举”予以指摘,但不愿重蹈瑞典覆辙,力避受友邦牵连之意已溢于言表。与此同时,芬兰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芬兰人表示已准备好“单独加入北约,而非与瑞典一道”。
芬兰如此华丽的“太极推手”让瑞典始料未及:说好的“背靠背共进退”咋转眼就变成“你顶住我先撤”了?面对“战友”的满腹狐疑,总理马林等芬兰政要赶紧跳出来圆场,表示“仍然希望与瑞典共同加入北约,目前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赫尔辛基动了“两条腿走路”的念头恐怕早已人尽皆知。
核心问题
众所周知,总人口高达3500万的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唯一没有自己国家的主要民族。作为全球库尔德人分布最集中的国家,土耳其境内居住着约1800万具有强烈“离心倾向”的库尔德族群,而主张武力建国的库尔德工人党更是被历届土政府视为危及土国家安全的重要现实威胁。在土耳其政府眼里,库尔德工人党和受其指挥的叙利亚“人民保护部队”早已是彻头彻尾的恐怖组织。为消灭盘踞境外的库尔德武装,土不惜多次调动重兵集团发动大规模越境军事打击。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北欧国家一直以其“高福利与重人权”而成为建国无望的库尔德人趋之若鹜的“世外桃源”,也被迫于土政府压力东躲西藏的库工党骨干视为逃避追捕的“天堂圣地”。在自视“成熟民主国家”的瑞芬两国,库工党长期都是合法存在的普通民间组织,甚至还因“悲惨际遇”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同情。眼瞅着被视为心腹大患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堂而皇之地“逍遥法外”,坐拥朝堂的土正发党大佬们心里那股积郁已久的愤懑自然可想而知。瑞芬两国也因此与土耳其龃龉不断,双方之间“此起彼伏”的口水战一度成为土耳其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关系的主要看点。在土政府看来,包括瑞典和芬兰在内的北欧诸国已成为库尔德分离势力的“海外保留地”,保持对该地区的外交攻势由此成为本国“境外反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初轰然打响的俄乌战争极大改变了欧洲地缘博弈格局,并对瑞典和芬兰等北欧国家的安全战略调整产生深远影响。一贯“风景这边独好”的北欧国家纷纷认识到,战争并不是区区中立国地位就可以绝对避免的,转而寻求加入军事联盟以确保安全。自2022年5月18日递交加入北约的正式申请后,瑞典和芬兰与老冤家土耳其的关系发生微妙转折,因为想要真正成为北约一员,并不是简简单单美国点头就好,而是需要30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方可生效。作为老资格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自然对“招揽新人”拥有一票否决权。在热衷“北约东扩”的美国大力斡旋下,经多轮马拉松式谈判,瑞典、芬兰和土耳其去年6月底签署一份备忘录,土有条件地支持瑞芬两国加入北约,所提要求包括瑞典和芬兰不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以及“居伦运动”,解除向土耳其出口国防设备的限制等。为了换取土宝贵的一票,瑞芬两国在文件中作出了巨大让步,对土方核心关切均作出积极回应与承诺。一时间,“北约各成员国一致原则”几乎成了土耳其的“聚宝盆”与“摇钱树”。
“一石二鸟”
随着瑞芬两国按下加入北约的快进键,土耳其在与之外交博弈中的主动权显著上升,土耳其的一票否决权已经成为高悬在两国“入约”进程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瑞芬对这一态势变化的感知却有明显“温差”。相比瑞典,芬兰与俄罗斯边境接壤,割地求和的历史耻辱至今隐隐作痛,对战争的恐惧更为入骨。为了不让历史重现,芬兰决意把握莫斯科深陷战争泥潭无力他顾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尽快加入北约军事集团以图自保。因“入约”愿望开罪俄方而又迟迟无法完成“入约”手续的被动局面,是芬兰无论如何都要竭力避免的战略窘境。为尽快扫除“入约”障碍,芬兰国内对土妥协的意愿远远高于以“人权大国”自居的瑞典,在对土交往中暂时摒弃“人权思维”已逐渐成为芬兰国内各界的共识。相比之下,瑞典因坐拥更多地缘资源优势与更悠久的中立传统,对外战略具有较为明显的政策惯性,在涉土交往中屡屡出现“阳奉阴违”的失信之举,并因此引发了年初以来的一系列外交纠纷,几乎自毁本已初现光明的“入约”前景。目前看来,土耳其虽然狠招迭出但并未“赶尽杀绝”,而瑞典方面自知理亏也无意“反咬一口”升级冲突。双方谈判大门虽暂时关闭,但磋商渠道依然畅通,未来形势发展取决于各自让渡权益的政治决断。
对土耳其而言,此番通过拿捏瑞芬加入北约向西方国家展现强硬姿态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外交完胜,令其在今后对美欧博弈中底气倍增。一方面,精准把握瑞典和芬兰心态差异,拉打结合、分别施策,巧妙撬松两国捆绑链条,并对其背后的美国形成一定牵制效应。随着土美博弈日渐升级,扼控北约第六轮东扩步伐已成为土方重要反制筹码。此番“阻击”瑞典,即是向白宫发出明确信号:“如果美对土过于吝啬,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对土耳其而言,通过北约内部否决票换取华盛顿重新评估对土军售或许已不再是梦想。另一方面,土借对瑞典“果断亮剑”之举向国际社会完美诠释了埃尔多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事风格。在关键时刻坚决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既提升了埃尔多安的个人执政威望,又极大鼓舞了土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将土各界民众的注意力从节节攀升的物价通胀转向纵横捭阖的外交博弈,有助于正发党领导的“人民联盟”重塑竞选光环,及时扭转不容乐观的选情态势。毕竟,保住位子才是埃尔多安和正发党在大选年的头等要务。在国内通货膨胀率始终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这场“外交春雨”对经济领域久旱无收的土执政党而言真是太及时了。
(本报安卡拉2月5日电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经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