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堆着厚厚的积雪,炉火跳动着炽热的火焰,一家人围坐桌边,举杯相庆,把酒言欢。甜滋滋的新年团圆滋味,从软糯糯的汤圆里、从热腾腾的蒸屉中,飘然而出,丝丝缕缕,充盈室内,萦绕心间。
迎新春,过大年。要问什么是最浓的年味,那便是“团圆”。“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栾”……一首首诗词歌赋记载了无数浓稠而温馨的团聚瞬间。几千年来,“家文化”和“亲亲”之情在一代代、一辈辈中接续传承、绵延不绝。年,是中华亲情文化的浓缩,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情结,凝聚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时光流转,团圆年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在变迁,团圆的形式也在变迁。从过去常见的几世同堂到现在普遍的三口之家,现代中国社会正进入“小家庭时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降至2.62人,一代户占比已超五成。家庭变“小”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那么过去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年味还在吗?
显而易见。如今,团圆的边界在延展,团圆的形式更多元。大江南北,线上线下,千家万户的团圆,不仅有面对面的相聚相守,还有云端上的“天涯共此时”。新科技让团圆插上飞翔的翅膀,超越时空的局限。除夕之夜,一个三口之家和亲人朋友约好,同一时间打开视频直播包饺子,一起“屏上”见。“小家”异地过年,还催生了众多的“云拜年”“云敬酒”“网上全家福”等。各种各样的“云上团圆”,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和家人共度、和亲情相拥。
年,不只是美食物质的盛宴,更是文化情感的重聚。千百年来,以年为纽带,情感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高度聚集、融合、升华、迸发,凝聚为中国人坚如磐石的传统团圆观念。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春节团圆、祈福的内核始终没变。从古人“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的飞帖拜年,到如今的“云拜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从长辈手里接过的压岁钱,到手机发送的电子红包,图的都是新年好彩头。无论相聚长短、距离远近、线上线下,在人们心中,年皆是对亲朋好友的惦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是亲情纽带,是情感磁场,挽手古今,维系万户。春节团圆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哪怕不能如期返乡过年,不能大家庭聚首,但小家的团圆味不能淡、亲情味不能减。那浓稠而温馨的团圆味道,是父母精心准备年饭的细节,是长辈们的千叮咛万嘱咐,隐藏在童年记忆里,回响在回忆深处,绵密又悠长。
团圆还是一种辽阔的心情,它超越小家情怀,抵达大爱境界。每年春节,总有人坚守工作岗位,他们或是边防战士,或是医生护士,或是外卖小哥……他们以“一家不圆”成就“万家团圆”,是新春团圆拼图上的责任担当。春节有血脉亲情,有乡愁民情,还有家国之情。“国贵安定团结,家宜勤俭节约”,铺开红笺,饱蘸墨香,一位邻居网上晒出了自己写的对联,并附上祝愿:“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小家和和美美”。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春节团圆,亲人相聚,给每个人内心的回馈虽各不相同,却都实在走心,让“小家不小”“空巢不空”。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有爱就是团圆,亲情就是归处,正如《团圆》中所唱:“一家人的心都对上话,这才是真正的团圆”。
(作者:丁兆丹,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前线杂志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