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3日 星期一

    听,这是“年”的声音

    作者:牟笑飞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3日 01版)

      如果说“年”是有颜色的,那么中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年”界定为红色——红红火火的喜庆从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窗花里满溢出来;如果说“年”是有味道的,那么无数人会想到孩提时的味道——家乡灶台上氤氲升腾的烟火气,妈妈为我们烹制的一道道小炒。“年”不仅占满了我们的眼睛,充盈于我们的口鼻,其实也回响在我们的耳际。

      那么“年”的声音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噼里啪啦”不绝于耳的鞭炮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正是“年”世代传扬的声音形象。然而,“年”的声音却并不仅止于爆竹声声,作为几乎与中华文明源流同兴、承载着鲜明文化特质的最重要节庆,它的声音更应当彰显民族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文化声音化的标识。

      放耳域外,每当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响起,律动中多瑙河仿佛展现面前,瞬间将听者带至奥地利;而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威仪堂堂进行曲》已成为众多典礼的仪式性音乐,被誉为“英国第二国歌”。这些音乐佳作以动人旋律、多彩和声,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声地传播开来,其所出现的典型场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伦敦逍遥音乐节等节庆活动也得以跨越地理藩篱、超越文化隔阂,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动人的声音景观。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从来都伴着中国乐声。舞狮戏龙的锣鼓喧天是中国打击乐极致热烈的情感迸发;唢呐声中的秧歌旱船是劳动人民比歌赛舞的喜悦表达。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侗族大歌,高亢奔放、声振山谷的苗族飞歌,拉手成圈、踏歌而舞的藏族锅庄……这些气质各异但同源同流的乐音,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欢庆佳节的声音。

      今天,“年”的声音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感受到。2023年春晚上的一曲《百鸟归巢》,让“南音”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焕发魅力——这是“年”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声音。国家大剧院2023新春音乐会上的《多娇的江山》,以京剧与交响乐为载体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鉴,唱出壮阔时代景象——这是“年”具有中国当代气魄的声音。

      今天,“年”的声音正在更多情境更大范围中传递。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以“大戏看北京”为文化名片,推出8个板块1700余项1万余场活动,其中包括各种类型、题材共244台1687场高品质演出。中央民族乐团“青衫渡、俪人行民族室内乐组合”、中央歌剧院“游吟诗人重唱团”等一众“国家队”青年艺术家们也纷纷入驻互联网平台,人们拿起手机就能与这些国家级艺术家们共享“年”的声音。在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万千乡村的文化活力正在被唤醒,“年”的声音不再仅仅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更成为寻常人家的文化陪伴。

      农历癸卯兔年,让我们都来听听“年”的声音,感受“年”的味道,这声音是爆竹声声、街市喧喧、老人们的叮嘱、孩子们的笑闹、邻居们的家常组成的生活之声,更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音乐之声,传递着历史感与自豪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最终熔铸成新时代向世界传播的中国声音标识。

      (作者:牟笑飞,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