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想】
在大学教书十几年了,跟成千上万的学生面对面交流过。我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更有成就感。在学习中,他们掌握知识多、考试表现好,获得的即时性正面反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反之,得到的反馈大多比较负面。前者经常从学习中品尝到快乐,后者却往往感觉痛苦,久而久之,前者越发喜欢学习,后者越发讨厌学习。
趋乐避苦是生物本能,如果一件事总是不能带来快乐,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呢?没人想自讨苦吃。这是个常识。教育必须回归这个常识。如果受教育者快乐,自然爱学习;如果不快乐,就会逃避学习。然而,学习并不总是快乐的,为了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必须教会他们正确面对“不快乐的学习”。
常见的引导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学习会在未来带来快乐。我念中学时,老师常常问同学们:你们还想重复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吗?农村孩子当然深谙其中艰辛,从而产生“改变命运,不再重复父辈生活”的奋斗动力。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它们并不能带给人快乐,而是在以“许诺未来”的方式为学生延迟满足。改变在未来,可未来还太远,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激励与信心,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上遇到较大挑战的学生。
而且,此类引导还有道德风险。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要通过对比才能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如果简单地将“未被改变的命运”视为失败的人生,就容易滑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观念。这显然不是今天应当倡导的价值观,因为各行各业都是平等的。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将小我升华成大我,唤起学生的责任感。这是第二种办法。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为了改变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克思强调,“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都是这种观念的鲜明体现。在责任的感召下,学生会认清使命,把外在的“要我学习”转换成内在的“我要学习”。学习本身也许并不让人舒服,但当下的痛苦跟肩上的责任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在刻苦学习中,学习者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别样的幸福。
在以上方法中,重要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所达之地。其实,我们还可以有第三种办法,那就是把学习当成目的。即使学习不通向任何地方,依然值得。就像乘火车,虽然有一个目的地,但坐在车厢里观赏沿途风景本身也是一种快乐,有时甚至可以超过到达目的地的快乐。学习也是这样。能学有所成固然好,纵使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世界运行之奇、数学演算之妙、道德人性之崇高,同样能够滋养我们,令我们快乐。杨振宁先生说,物理学的发展分成实验、唯象理论、理论架构和数学表达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美。亚里士多德更断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顺从这一本性让我们自由。这些学术巨擘的成就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的美妙和崇高,跟他们体会到的并没有本质不同。
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厌学心理将被有效改变。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去展现学科魅力,而不是学科难度。据我观察,很多教师汲汲于后者,他们或是出于望“生”成龙的急切,或是出于单纯的炫耀心理,或者干脆是图省事。尤其是有些大学教师,认为本科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科研水平相差太远,与其自己“降格”去讲基础知识,不如直接用科研水平去上课,那样最方便。他们忽略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个显著区别:教学,是把学生水平提高到教材水平;科研,是把教师水平提高到科学家水平。可见,以展现学科难度为中心,用学科难度去吓阻学生、用学习痛苦去“劝退”学生,这离教师本分太远,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理解有偏差、对学生成长重视程度不够。
如何对待当下“不快乐的学习”?也许并没有一剂“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不过,在所有方法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极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出要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终身学习,未必是要用知识去交易什么,学习的奖励就在学习本身。
(作者:苏德超,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弘毅学堂学部责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