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8日 星期日

    创新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宁志中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8日 05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能够为旅游业注入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促进旅游业更好发展;能够在旅游中进一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影响力,促进非遗的传播和合理利用,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推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示非遗时代魅力,彰显非遗时代价值,既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也是二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因此,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强化非遗的四个转化,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溢出效应。

      一是资源转化创新。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首先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将非遗这一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了语言、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手工技艺等多种类型。非遗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学与艺术价值,是“天然”“优质”的旅游资源。推动非遗资源的旅游转化,必须坚守非遗的内涵,挖掘非遗的时代价值,创新非遗资源转化路径与形式,充分体现非遗的文化和旅游“双重资源”特征,发挥非遗类型丰富、数量庞大的文化大国优势,为新时代非遗创新性保护传承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场景转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处于创新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非遗存在的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特征,加强非遗的旅游化场景转化创新。因应时代需求变化,突出非遗的“非物质属性”的同时,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创新非遗展示、解说、演艺、体验等场景和非遗+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发展方式,“原汁原味”地表达非遗的内涵,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产品,让人们在旅游休闲过程中,真实地了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保护传承非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自觉性与主动性,以此传承非遗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民族观、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道德观等。

      三是商品转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于先辈们的生产、生活,记录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刻画了丰富的民族性、地域性、行业性的技艺、经验、精神等文化基因,也形成多彩的物质性产品。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从“样式土”“形态笨”“功能弱”中,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手工技艺、审美理念等中华文化基因,结合当今消费与技术变化,强化非遗的商品转化创意创新。推动以“国风潮”为主题的文创设计,以此丰富旅游商品、纪念品体系,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非遗的文化魅力,激发非遗传承活力。

      四是机制转化创新。在现代化、科技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断凸显。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非遗保护的一种主动选择。因此,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在深入落实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理论研究体系等保护传承制度基础上,强化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重点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场所许可、项目投资、再创作与产品研发、创业与从业人员扶持等机制创新,统筹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主动保护与发展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的活态遗产。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彰显非遗时代价值,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任务。

      (作者:宁志中,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