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相互赠药”折射守望相助邻里情

    作者:李思辉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4版)

      目前,受新冠毒株奥密克戎影响,不少地方感染人数迅速增加,有些家庭缺少对症治疗的药品,尤其是退烧药。媒体报道,除了卫生健康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尽力提供医疗服务,在全国各地的很多社区,居民们都自发行动起来,左邻右舍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谁家有退烧药?家里老爸发烧了。”“我家有,给你一半。”“药不用钱了,直接给你。”……一粒小小的退烧药,平日里也许不算什么,但特殊时期,尤其对患病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而言,却无异于“雪中送炭”。在药物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在跑了很多家药店还是没买到急需药品的情况下,左邻右舍伸出的援助之手,就显得格外有温度、有力量。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遇到急事,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往往来得更及时、更有效。然而,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城市里邻里之情被有意无意地冲淡了,“对门十年不相识”成了普遍现象,“各人自扫门前雪”趋于常态,大门一关、心墙高筑,导致彼此相疏,人情味越来越淡,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绝非城镇化的本意,更非城市发展的必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包括精神文化的提升,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打破“陌生人社会”的隔阂,构建更加温馨、互信、互助的城市邻里关系?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热心促成;另一方面也应鼓励邻里间主动交流、相互帮助。此次“互相赠药”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邻里互动。尽管这种互动可能是因为实在买不到药的“无奈所致”,但在微信群里、在平台上张口求助,很快就获得回复,或有人提供紧缺药物,或有人热情支招,无疑会使邻里之间更加亲近。

      生活在同一片区域乃至同一个小区,人们对彼此的遭遇和焦虑更能产生共情。彼此之间的互助,一旦公开传播、得到肯定就可能形成守望相助的氛围,而这恰恰是城市人情味的基础。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传统乡土社会精辟总结为“熟人社会”。那是因为传统的乡土社会是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大家彼此熟悉意味着彼此的信任成本低,相互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遵守规则、褒善贬恶的舆论约束,一种相互帮助、抱团取暖的行为自觉,并由此产生浓郁的人情味,而这恰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难以具备的。现代化的城市并不是一个熟人社会,而是陌生人社会。但陌生人社会并不意味着必定冷漠疏离。人海茫茫中,很多人都会有个体的孤独感、无助感,也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关爱、互相救济。

      “相互赠药”折射出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它让人们在化解一时之难的同时,也会让更多过去“相见不相识”的人彼此熟络起来,让更多人愿意彼此走近。对于现阶段的抗疫而言,这种“邻里互助”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治愈感”弥足珍贵。

      (作者:李思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