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浙江上虞建立全域化立体式宣讲体系

    “虞声嘹亮” 有滋有味

    作者:本报通讯员 袁伟江 冯洁娜 本报记者 陆 健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4版)

      “欢唱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影响大!”当身穿长衫的吴宝炎挥动手中的三敲板与纸扇,如雷鸣的掌声便从台下响起。这段时间,这位上虞老百姓心目中的“民星”正忙着用绍兴莲花落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听完朗朗上口的唱词,不少观众也跟着哼了起来。

      在绍兴市上虞区,“虞声嘹亮”宣讲团正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讲活动。莲花落、小锣书、快板……农家名嘴、民间艺人等“草根”宣讲员们“十八般武艺”全上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变成接地气的“地方话”,在“聊家常”中说群众关心的事、讲群众愿听的理。一大批80后、90后、00后青年宣讲员也不甘落后,以宣讲小分队的形式走进红色基地、社科基地、风情街夜市等开展互动宣讲。90后非遗传承人钟王泽还在他的“泽头勿错”直播间里,唱起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小锣书”。

      近年来,上虞区以“虞声嘹亮”品牌打造为重点,不断健全全域化立体式宣讲体系。广大宣讲员纷纷用充满新鲜味的宣讲方式和接地气、立体化的传播形式,把“讲道理”和“讲故事”、“讲政策”与“演文艺”结合起来,精彩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伟大精神,讲述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讲述好上虞高质量发展和争当“两个先行”“五个率先”排头兵的成就经验。

      在上虞区南部山区,下管镇90后村干部袁津芬用自己的返乡经历向大家讲述共同富裕中的青春力量。袁津芬曾是区文化馆的主持人,两年前回到老家做起农村工作者。在每天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之后,她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份“兼职”——义务宣传员。新时代的乡村故事,她从村里讲到了区里、市里,甚至一路登上了全省微党课的大舞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让我的心里涌过一股暖流,劳动者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已在上虞扎根14年的冯弟勇是上虞美团外卖第一单的配送骑手,他每天利用早班会时间带领同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不只是外卖小哥,上虞在快递员、互联网从业人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纷纷开展“‘新’心向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主题活动,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争做有担当的奋斗者、有情怀的奉献者、有理想的追梦者。

      在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退役军人大学生吴安妮向同学们讲述着她应征入伍成为海军并登上长春舰的故事。“两年的军旅生涯已经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我,我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她娇小的身体里迸发出的强军梦想让同学们热血沸腾,也激发起大家“强国有我”的磅礴力量。

      如今上虞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正被吸纳到宣讲队伍中,形成了“专家宣讲团”“红色宣讲团”“思政教师宣讲团”等宣讲团队,各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也纷纷结合实际建立富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宣讲团队。各式各样的理论宣讲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以及各类宣传阵地建立宣讲点。利用“理论宣讲数智平台”,上虞还开展了一系列云直播、云课堂、云讲坛等“云宣讲”,并组织制作微党课、微视频、微动漫等新媒体理论传播产品,培育了一批受欢迎的宣讲网红达人,不断提升响亮指数。

      (本报通讯员 袁伟江 冯洁娜 本报记者 陆 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