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发布:

    乡村教育多项指标进步明显

    作者:本报记者 陈 鹏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8版)

      12月25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以下简称《报告》),调研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1199.20万人,与2012年相比减少1071.87万人,减幅达47.20%。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育多项发展指标进步明显,在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支出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均衡问题。

      这份中国农村教育的“三年体检报告”,采用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采集到了30余万份数据,同时结合国家统计数据研制完成。报告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描摹。

    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在园幼儿达峰值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8.1%,农村(包含镇区加乡村,下同)幼儿园数量占2/3。2021年全国有幼儿园29.5万所,比2012年增加11.4万所,十年间增长62.67%。农村幼儿园数量占66.21%,依然是学前教育大头。

      综合考虑我国新生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和学前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在园幼儿数量将达到峰值,并呈平稳下降态势。

      《报告》显示,乡村教育部门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数占57.87%,全国在园幼儿普惠率达87.78%,普惠性学前教育是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服务。

      此外,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增幅缓慢,学历层次继续提高。2021年全国有幼儿园专任教师307.66万人,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增长缓慢。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7.60%,乡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增幅最大。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3050.22元,比2017年的2431.70元增长了25.4%。其中,一半经费投入到了农村。

    随迁子女以省内流动为主,超九成就读于公办学校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达1.58亿,比2012年增加1339.34万人。2021年小学教育城镇化率达79.15%,初中教育城镇化率达87.85%,义务教育总体城镇化率达81.91%,分别比2012年增加16.82、8.3和13.91个百分点。

      “十三五”以来,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首次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义务教育城镇化进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此外,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372.41万人,比2012年减少21.46万人。2021年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90.9%。随迁子女依然以省内流动为主,占57.8%。

    省域内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

      2021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1057.19万人,比2012年净增148.21万人。但是,全国小学平均师班比为2.02:1。其中,城区为2.04:1,镇区为2.11:1,乡村只有1.88:1,乡村小学专任教师配置又显不足;全国初中平均师班比为3.83:1。其中,城区为3.60:1,镇区为3.83:1,乡村为4.52:1,乡村初中存在相对超员情况。

      2020年对全国31个省份21278名教师调查显示,29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例,乡村为22.2%,镇区为21.3%,城区为16.1%,乡村高出城区6.1个百分点,呈现年轻化走势。但是,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55岁以上教师占比,乡村为8.8%,镇区为4.5%,城区为3.3%,乡村高出城区5.5个百分点。

      邬志辉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省域内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并不均衡,在一些未实施“特岗计划”的县,29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不足10%,而55岁以上老龄教师占比却高达33.8%,最高的超过50%。

      《报告》还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连续工作10年教师获得一级教师职称的机会,城区为5.3%,镇区为4.0%,乡村为3.5%,城区显著高于乡村。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295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38.02%。

    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教育改革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当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新发展目标。

      与“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任务,着力补齐短板、兜住底线,提升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的教育水平。邬志辉说,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提升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地解决某一因素就能达到。“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短板在农村,而在农村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中,乡村家长教育经验、乡村教师专业水平、乡村教育环境、乡村儿童健康营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与改进。

      “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旨在提升农村教师质量的优师工程、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但相关政策效果要显现需要一定的周期。更为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教育模式更适合于乡村教育,还没有形成共识,还需要广大乡村校长、教师及相关群体积极探索。”邬志辉表示。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尊重乡村儿童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的,最好的学习,一定是在熟悉的社区和生态环境中完成的。”邬志辉坦言,必须深入探索符合乡村学校特点的在地化教学模式,尊重儿童的经验,尊重地方的教育资源,尊重乡村小班教学的特点,鼓励和激发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勇担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使命,拥抱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系统性重塑乡村教学与学习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 陈 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