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谈】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人们沉浸在四季更迭的展厅空间中,体验着一场数字生态文化之旅;2021年开馆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观众乘着舟楫穿越千年光阴,一窥古代运河沿岸的繁盛与兴旺;2022年落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音乐爱好者驻足古琴“枯木龙吟”前,通过视听设备徜徉于高山流水的律动之中……近年来,当我们“打卡”国内各大博物馆,会惊喜地发现,一场展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可能是一次充分调动五感的全新文化体验。
具备教育、研究和欣赏等功能的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亦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在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的新时代,文博机构如何打破单一形式,充分运用设计智慧体现展览特色,优化信息传播能力和观赏、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其教育功能,是当下博物馆展陈设计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具身认知”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主要指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近年来,这一理论被引入设计行业,催生出“具身设计”这一概念,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领域。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而言,“具身”的设计理念强调认知过程中环境的作用,将认知、身体、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注重展览空间中观者的整体感知体验。设计者通过运用多维度刺激感官的场景道具营造充满带入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各类线索进行编排,以个性化的叙事性设计激发观者多层次的感受,从而完成从传统展陈被动的“要我看”,到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式的“我要看”的转变。
这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形式到内容都对观展体验产生了积极影响,使观者在观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情感共鸣,从而深度体会展览所传递的内涵意蕴。试看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基本陈列“孔子的智慧”篇章:统一的山水背景下,一幕幕故事场景在空间中依次展开,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人们穿梭其中,融入每一个故事场景,同时步移景异,成为每个历史现场的见证者。《论语·卫灵公》中记载了孔子帮助盲人乐师冕的故事,展览在展示相关古籍善本的同时,以等比模型生动还原了宴会上孔子耐心为冕指明台阶、座席及众人位置的情景。观众驻足其中,宛若宴会上的一员,身临其境见证孔子以身作则,现身说“礼”,体悟其“相师之道”,于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再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上的“飞夺泸定桥”单元,通过将雕塑、绘画、装置、历史实物等相结合的形式,还原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历史场景。参观者抬头望去,数根铁索贯穿展厅,红军战士在摇摇欲坠的铁索桥上艰难前进,大渡河湍急的水声通过立体环绕音响设备在展厅中回荡。宏大的叙事,惊心动魄的场景,独特的展示视角,将观众带入故事化的情境中,伴随多感官的冲击,一件件斑驳的展品也仿佛有了生命的温度。
近年来,数字媒体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亦为具身设计提供了多元的路径和空间,这也造就了文博机构展陈设计的新局面。我们能够在诸多展览中看到经由数字化处理后的动态古画长卷,在鸟叫虫鸣之中深度畅游青绿山水之境;能够在观看文物展品的同时,通过VR设备手动旋转文物3D模型,360度无死角观察其精美细节;还能够在艺术展览的体验单元中,借助软件程序亲手创作生成属于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与其他观众的创作同台展示……这些颠覆以往观展经验的全新互动体验,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多观展乐趣,也让展览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以更加多维的路径呈现出来,并被受众所接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个爆款展览相继“出圈”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在内容表达上,过去的展览由于受设计思维、媒介技术等限制,更加专注于展品本身的展示,而当新媒体技术频繁地介入其中之后,展览的重点往往容易发生偏移,“主角”反而受到冷落。另外,经由具身设计理念打造出的展览环境,在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同时,也可能为他们增加额外的认知负荷,造成知识传输的阻碍。
因此,我们必须厘清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坚持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导向,保障整个设计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充分挖掘各文博机构及其展览的自身特色和文化属性,选择最恰当而非最“吸睛”的展示方法,避免因盲目跟风及一味追求花哨炫目而造成的泛娱乐化现象。同时,运用具身设计理念进行展陈设计,应以观众认知能力的提升为设计目标,以提高核心展品的观看性、体验性为目的,并认真分析、考量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和体验需求,打破千篇一律的设计模式,积极创新,力求制定多感官、多视点、多情境的展陈方案,让展览更富层次,也更有温度。
当下,我国博物馆事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地文博机构各展其美,致力于和观众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从而激发起社会公众对各类主题展览的持续热情与兴趣。相信在具身设计理念的推动下,文博机构展陈设计将以更加完善的模式建立起展览与受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更多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文化服务资源,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刘家兴,系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