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今年夏天,刚入职两年的我加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责任规划师团队,在师父张晨的带领下,和同事们一起走进芍药居二社区,对军休所楼前的小微场地进行更新改造。
初次来到场地调研,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军休所两栋楼里超过30%的居民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空间很小、空间利用率也低,这块场地怎么改造才适合他们的需求?在师父指导下,我从了解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通过驻场观察、入户访谈、绘制“问题地图”等多种方式,了解了他们的诉求和期待,也收获了很多信任与鼓舞。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向属地政府机关、物业、军休所和居民多次征求意见,提出了在高台绿地上增设活动场地,增加老年人健身环道,修缮无障碍轮椅坡道等精细化改造方案。这个方案基本能解决老年人健身、出行、休憩的需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通过这次工作,我感到收获满满。
记得刚入职时,我对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充满好奇。我发现同事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下基层、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地交流。我慢慢了解到,这份工作对专业技术、沟通水平、协调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个个家门口的小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因果关系,除了给出技术方案外,还需要多方主体反复协商、细致考量。
在我加入团队之前,师父和同事们已经与朝阳区太阳宫乡政府、各个社区密切协作了四年,先后完成了包括红芍好邻里小广场更新、太阳粒子能量场更新改造等多项工作。在实施军休所楼前空间改造项目时,我们和交通、市政、景观等多个专业的同事一起出谋划策,提出了让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一点点进步着,留下了扎根基层、锻炼成长的坚实足迹。
正是在和大爷大妈们“聊家常”的过程中,我领悟到,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属地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居民提出的诉求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产生的,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更清晰地体会到他们的痛点和难处。
在我们的工作中,情怀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烈日下测绘,在深夜赶制方案,向一家一户敲门征求意见,将一点一滴诉求体现在方案中……记得在完成军休所楼前空间改造方案的那天,军人干部黄奶奶将珍藏多年的党员徽章送给了我,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被认可的喜悦与满足。
前些天,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感触很深。10年来,无数规划师前辈深入乡镇农村、历史街区、胡同院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成为连接政府、社会、居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际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青年规划师也会怀揣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基层,矢志探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路径。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李晓、张景华、周洪双、王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