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本以为我们是朋友”

    ——申根区扩员引发风波

    作者:本报记者 焦授松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8日 08版)

      【记者连线】  

      欧盟理事会本月初发布公告,批准克罗地亚自2023年1月1日起成为申根区第27个成员国。根据公告,欧盟理事会批准申根协定全面适用于克罗地亚,决定取消与克罗地亚的边境管制。克罗地亚将自2023年1月1日起签发申根签证,取消与其他申根区成员国之间的陆路和海上边境检查。2023年3月26日起,克罗地亚还将取消与其他申根区成员国之间的空中边境检查。此前,欧盟理事会已批准克罗地亚于2023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与克罗地亚一同提交了加入申根区申请,此次却未获得欧盟全体成员国同意票。奥地利出于对安全和非法移民的考虑,反对两国加入申根区;而荷兰反对保加利亚加入的理由是对腐败和非法移民的担忧。主导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投反对票的,是奥地利内政部长格哈德·卡纳。他认为,“申根系统是无效的,一个无效的系统不应该再次被扩大”。

      根据奥地利内政部数据,每年约有10万名非法移民经过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进入奥地利,而经过克罗地亚的只有2万名。保加利亚更是已成为巴尔干地区的“偷渡中转站”,很多有组织的非法移民都是先到保加利亚,再经过罗马尼亚或塞尔维亚进入其他欧盟国家。

      奥地利媒体《信使报》发文称,在克罗地亚人欢庆加入申根区的同时,由于奥地利和荷兰的反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还要继续在欧盟内做“二等公民”。

      奥地利的反对票引起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愤怒与不满,不仅奥地利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大使馆门前爆发了抗议,两国的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制裁奥地利在当地企业的呼声。罗马尼亚更是对奥地利采取反制措施,实施了外交降级,召回了驻奥地利大使阿德海德·弗利,这在欧盟内部是比较罕见的。

      一位名叫斯蒂凡妮的罗马尼亚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我本以为我们是朋友。难道我们的关系不好吗?为什么奥地利政客突然作出这样的决定?”罗马尼亚报纸头条写着醒目的标题——《他们不接纳我们,我们也不欢迎他们!》,以这种方式呼吁民众抵制奥地利企业,不赴奥旅游。

      罗马尼亚最大反对党的党首卡塔林·德鲁拉认为,奥地利的决定是不公平的,这没什么好解释的。奥地利政府这么做,不过是向本国民众展示自己反对非法移民的姿态,为个别政客参与大选捞取政治资本,而罗马尼亚很不幸成了奥地利国内政治的牺牲品,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罗马尼亚的边境政策和奥地利的非法移民问题有关系。这一决定导致罗马尼亚事实上仍然不是“欧盟俱乐部”的一员,不仅伤害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感情,还助长了欧盟内部的极右势力,使得“反欧盟”的观点再次甚嚣尘上。

      保加利亚总理加拉布·多涅夫称感到失望和愤怒,保加利亚已经满足了加入申根区的条件,更不是“二等公民”。多涅夫称,欧盟理事会的决定不是对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的拒绝,保加利亚将继续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对于投反对票的奥地利和荷兰,保加利亚不会实施制裁,而是会保持外交沟通。

      大多数欧盟成员国都对奥地利的态度表示不理解,认为奥地利投反对票主要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原因”。

      奥地利投反对票的举动在奥经济界引起了不满。奥地利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第二大投资国,仅罗马尼亚就有3900多家奥地利企业和10万个就业岗位;保加利亚也有350家奥地利企业,其中不乏OMV(奥地利最大石油公司)、斯太尔、西门子等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受到当地不满情绪的影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奥地利一家大型跨国集团的负责人罗伯特·施密特表示,奥地利经济对东欧依赖性很强,拒绝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的做法十分荒唐。

      至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何时才能加入申根区,目前看来并不明确。奥地利总理内哈默说,只有当申根区外部边界效率有所提升,奥地利国内的非法移民问题明显好转时,才会重新考虑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纳入申根区的提议。“如果我需要申根区,那么它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外部边界,强大到申根区之内的边界可以逐渐撤销。”

      奥地利内政部长卡纳建议欧盟推迟到明年6月或10月再审议罗保两国加入申根区的申请。目前,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此尚未表态。

      (本报维也纳12月17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焦授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