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
看着眼前斑驳的徽章一字排开——它们因各种机缘聚拢到我身边时日已久,但我仍禁不住心潮起伏。作为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重要载体,这些形意兼具的金属物件所承载和凝结的,是几代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沉甸甸的功勋荣誉,可谓历久弥新。
我出生于军人家庭。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很喜欢父亲转战南北荣获的军功章。读大学前,父亲和他的一些战友把军功章赠给我,嘱我保存和珍惜,这也让我有了潜心收集徽章的爱好。而从历史和法律的层面审视、关注徽章所承载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则是到了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读书期间。当时,学校曾安排我帮助曹漫之老校长整理回忆录。细数这位革命老人的峥嵘岁月,我更加感受到先辈身上的家国情怀和崇高荣誉观,也使收藏的侧重从徽章本身转向了挖掘背后的机理和内涵,由此开启了红色基因和功勋荣誉的寻根之旅。
此后几十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赴全国各地访问了功臣英雄、先模人物等达500余人。其中,既有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帅,也有看似寻常的退伍老兵;既有敌后根据地的红管家,也有身处国统区的隐身者……听薛明老人向我讲述贺龙元帅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毛泽东同志亲自颁发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听于光远老人回忆抗战胜利后佩戴北平《解放》三日刊证章、与国民党当局斗智斗勇;听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狙击英雄”张桃芳动情谈起在抗美援朝战场的辉煌战绩……从老一辈亲历的血与火的岁月和徽章背后的功勋故事中,我充分体悟到了他们身上蕴涵的无穷精神力量和大无畏英雄气概!
把这些闪光点连成一条历史的长线,会发现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权、人民军队,自创立起就十分重视荣誉制度建设。如古田会议确定了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指导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已经从立法层面形成了较完善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向英模、功臣颁发了大量奖章、纪念章;1955年更是举行了空前的大授衔、大授勋……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研究覆盖法律、政治、文化、历史、管理、教育等各个领域,需要立足法律、着眼全局。我在研究荣典法律的同时,采访记录下近百万字口述史料,收集、整理了数百份早期荣典法令、条例等文献和上万枚各时期徽章实物,先后出版了《徽章的故事》《勋迹:徽章上的百年党史》等4部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方面的著作,同时参与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专家立法论证,为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尽了微薄之力。
岁月推移,可以告慰勋章背后功臣英模的是,如今,这些勋章蕴含的核心价值和伟大精神,与宪法确立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已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统一、规范、权威的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已经确立!
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既富于时代精神,更根植于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聆听先辈们的故事,是为了铭记;将他们的“精气神”讲出来,是为了弘扬;从法律层面研究、用国家法律固定下来,是为了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是新时代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研究者肩负的重任,也是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相关法律应承担的时代使命!我们唯有握紧手里的接力棒,努力奔跑。
(作者:孟中洋,系荣典法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