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网言】仪器尽得其用方成科研大用

    作者:高维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11版)

      【网言】  

      日前,为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深圳出台管理办法规定:单台(套)利用市财政资金投入5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必须开放共享,引发社会关注。

      让仪器“流动”起来,科研的“蛋糕”才能持续做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原价值5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大约有13万台。作为纳税人出资购买的设备,大都属于国有资产,带有明显的公共性,但资源配置的问题比较突出:一边是中小微企业等主体无力购置仪器,一边是一些“重器”养在“深闺”,存在不饱和运行、闲置浪费等现象。拆除共享“围墙”,激发更多活力,不仅回应了企业诉求,也是科研创新的需要。

      对此,国家已多次出台措施,要求重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指导管理单位建立在线服务平台、评价和考核重点单位的开放共享情况等。尽管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仍有不少改善空间。作为科创高地的深圳,此次建立市级开放共享协调机制,探索组建专业的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共建,成效值得期待。

      当然,科研仪器共享还涉及很多环节,如设备损坏后的责任判定、与共享仪器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属等。这都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更好探索解决思路,从而让机制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整体合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载于《南方日报》 作者:高维 摘编:项锋、周世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