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朝东》是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由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中央戏剧学院、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联合出品,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合制作。该剧围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统一战线政策,通过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生动史实,展现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对真理的渴望、对信仰的追求、对道路的抉择、对生命的礼赞,让观众在重温革命先辈事迹的同时,深刻感受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的巨大作用,以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显著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该剧通过艺术化的呈现让观众重回那段艰苦而又奋进的岁月,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团结奋斗历史。话剧撷取的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在长达18年的动荡岁月中,李济深、何香凝、黄炎培、沈钧儒、陈嘉庚等一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血与火的斗争和生与死的考验,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极端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由此,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道,同内忧外患做坚决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话剧最大限度还原了这段历史,它不是简单地将历史事件进行罗列和堆砌,而是聚焦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瞬间,表现和解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同一征程的精彩故事。剧中有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事件,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连贯起来让观众身临其境,在享受舞台表演的同时,也深入学习了党的发展史。
《万水朝东》通过片段式叙事勾勒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对历史的把握和展现上,追求还原历史真相,深入展现那些历史真相当中还未曾被人们触及和发现的瞬间和细节,通过这些来建立人物之间相识相知、共同奋进的关系。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2位,除序和尾声外场景变化达23场,每一个人物抽出来都可以写成一部话剧,每一个场景深挖开去都有言之无尽的故事。把这些元素巧妙地串起来,将这么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呈现在舞台之上,生动勾勒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是剧组煞费苦心完成的相当出色的工作。话剧没有采用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而是围绕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采用片段式的叙事结构,撷取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重要历史事件中的精彩瞬间,用23个片段还原了他们从同情、支持、靠拢共产党,再到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转变历程,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在剧中得到艺术化呈现;同时该剧着重表现了毛泽东和众多民主人士交往对谈的瞬间,书写出共产党人和民主党派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壮丽诗篇。爱国民主人士邹韬奋生命垂危之际,仍未放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希望死后能将骨灰葬在延安,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话剧因此设置了延安和上海医院两个空间,毛主席和周总理分别站立在天幕台阶上,周总理同意把邹的骨灰运到延安,追认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主席说“邹韬奋同志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吾党之光荣”。这生动表现出我们党有情有义,和民主人士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初心。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这些既是片段式,也是群像戏,共同浇筑出一篇宏大的英雄史诗。
《万水朝东》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视角表现人民至上的永恒初心。话剧从史诗般的中国革命伟大历程中汲取创作灵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精彩绝伦的舞台呈现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拉近观众和革命先辈之间的距离。22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大都是大教育家、社会名流,但话剧特别设计了一个农民杨老汉的角色,并且安排他与毛泽东和蒋介石各有一场对手戏,不仅突出了人民性,而且通过杨老汉的视角,巧妙地对比出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异同。蒋介石对待杨老汉这样的老百姓是高高在上,而毛泽东则跟人民平等促膝,听说杨老汉骂他,不仅不生气,还检讨自己,并且跟杨老汉互称“老毛”“老杨”。两个政党的理念,对待人民的态度,通过两场戏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最后杨老汉清唱了一曲陕北的信天游,唱的就是“东方那个红,那个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故事的主题得到了极大升华。
《万水朝东》舞美设计摒弃了写实的布景,而是用简约又多变的写意舞台,同时借助影视蒙太奇的架构手段和多媒体表现方式来打造历史场景,时而表现出山城重庆的地域特色,时而又是延安的广袤错落;尤其最后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和民主人士一起从天安门城楼逐级而下,大家畅所欲言,畅想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都与主题相吻合,充满宏大的史诗风格。该剧尤其注重采用灵活的表达方式,通过艺术化还原再现,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该剧把最有戏剧性的瞬间择出来进行表现,并把这样的瞬间适度放大,让观众关注这一瞬间,用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来体悟这种历史瞬间带来的影响。创作者和演员们有意识地把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思考过程体现出来,表现他们与共产党相识相知、共同奋进的关系,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深深的感动和无尽的思考。
(作者:肖裕声,系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少将副部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