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前海:

    十年奋斗锲而不舍 画出最美最好图画

    作者:张弛 张郗郡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2日 12版)

      仲冬鹏城势翼然,鼎新气象冠山川。

      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十年前的那个冬天,刚成立不久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迎来了特殊的访客,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向前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十年,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十年,开拓者奋进,实干家有成。

      前海,这片曾经的滩涂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从“荒滩涂”到“聚宝盆”,从“深圳速度”到“前海模式”,十年锲而不舍,前海生机勃勃,画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

    依托香港的“核心引擎”

    讲好双城故事

      前海,奔涌向前。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牵引下,同为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深圳与香港,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前海扎实做好深化深港合作大文章,答好打造一流人才重要汇聚地的必答题。

      深港合作是前海的使命所在、特色所在,前海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始终发挥着“桥头堡”作用。2021年10月,前海积极对接香港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加快港深西部铁路规划,全力打造国家级深港合作新平台。此外,前海创新的“水运接驳分流”模式,大大提高了深港跨境货物运输效率,供港专线累计运送集装箱标箱数和货物量均占全市六成。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发布一年以来,前海在推动科技创新、跨境执业、法治建设、人才发展、青年交流等深港合作重点领域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深港合作迈上新台阶。截至今年10月,前海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实际使用港资46.4亿美元,增长10.9%。同时,前海还积极拓宽对港合作渠道,与香港财库局联合发布风投创投18条措施,拓宽深港私募股权基金合作渠道,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此外,前海深化服务业规则衔接,新增香港税务师、导游备案执业,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8类。今年6月,前海管理局相继发布惠港“九件实事”,覆盖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提供400套人才住房、800个工作岗位、逾700万元创新创业大赛奖金等实实在在的举措。

      为优化深港人才资源配置,实现人才“增量共赢”,前海优化深港合作机制,加强服务资源供给,携手香港面向全球引才。前海探索建立深港联合招才引智机制,与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政府投资推广署、劳工及福利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等部门紧密联动,畅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联合开展海外宣介、人才寻访等活动。同时联合香港特区政府、商协会、人力资源机构举办多期湾区机遇研讨会,推介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发展前景、配套服务,累计吸引150余家外资、港资企业。

      前海积极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港、深港青年梦工场、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平台载体,致力于打造成为国际人才到大湾区就业、创业的“第一站”和“首选地”,推出一系列爱才、育才、引才、用才的重要举措,被诸多香港青年称作“梦工场”“圆梦的地方”,启用近8年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致力于打造港澳及国际青年到内地发展“第一站”,已形成了创意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信息链、人才链“六链合一”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今年7月,新建成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正式开园,港澳青年“创梦”空间扩展至原先的3倍,助力更多港澳青年梦想腾飞。园区以打造“港企无忧服务”“双城生活服务”“跨境人才关怀”“港青社群文化”四大“港青专属服务板块”,助力港企落地前海良性运营,助力港青尽快融入内地生活。目前园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624个,其中香港团队350个。

      在开展新时代国际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过程中,前海注重发挥市场头部资源作用,着力构建国际寻商猎才、跨界交流合作和跨境联合孵化等网络平台。11月21—23日,前海举办国际人才港“双招”“双引”投资推广周,来自前海的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等领域的代表围绕投资及营商机遇开展推介活动。目前,包括波士顿咨询、埃森哲、罗盛咨询、安永、爱思唯尔、美世咨询、光辉国际、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Gartner、中国欧盟商会、韦莱韬悦、DDI智睿咨询、杰艾控股等在内的企业加盟“前海国际人才合伙人”,将合力打造学术论坛、人才峰会、合作引才等品牌项目。

    服务内地的“创新特区”

    成果枝繁叶茂

      前海,活力澎湃。

      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窗口中的窗口”的前海,以先行先试的先锋姿态、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的担当使命,持续打造引领制度创新的策源地,积极投身服务内地战略布局的排头兵。

      用政策创新赋能产业,前海积极发挥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2021年以来,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5项,累计7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达72项,涵盖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前海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一次申请、按需发证”,审批办理时间由49天压缩至13天。2022年5月,前海管理局发布《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界定服务指引》,优惠政策拓展至五大类、30项,在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全面规范了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界定服务工作。在中山大学最新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前海居全国前列。8月,在广东省发布的2021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中,来自前海的案例占四成,覆盖物流联通、知识产权、深港交流等领域。

      自被首次赋予“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大任务以来,前海加快构建多轮驱动的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在构建前海科技政策体系框架、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链条、加快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等方面深耕细研发。一年来,前海先后出台《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试行)》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起覆盖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仲裁、公证、法律服务的全链条保护体系,打造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平台、全球专利技术转让许可和转移孵化平台、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与人才培养基地等服务体系,极大推动前海科技创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仅2021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全年新增专利授权8232件,PCT申请846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349件。

      目标更坚定,步履更坚实,前海特色金融活力迸发。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前海自由贸易账户正式落地实施,全国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大湾区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入驻,“深港通”、基金互认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陆续落地,展现“跨境金融”探路者姿态。以金融科技为例,过去一年,微众银行、联易融、中证征信等10家企业入选毕马威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双50强;财付通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面向未来,前海将聚焦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创新领域,谋划特色金融发展新方向。

      在延续以“投资前海、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前海重磅发布“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积极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全球前50、国内前20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8类全球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世界500强总部企业为支柱、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为主体的全球服务商集群。为打造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引擎,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前海采取“双15%”政策红利,提出每年提供产业扶持资金不少于10亿元,产业空间不少于20万平方米,到2025年引进、培育全球服务商300家以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的愿景规划,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海动能。

      前海在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及其他专业服务四大现代服务业之外,也积极促进海洋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质量发展。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5家前海科技型企业上榜长城战略2021年独角兽榜单。截至2022年10月底,前海已集聚港资科技企业2604家,累计建设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98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19家、省级74家,拥有独角兽企业10家。此外,前海涉海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整体正逐步向高端业态发展。前海正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海洋新城、大铲湾、蛇口国际海洋城等若干重要海洋产业组团。

      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南坪快速路二期开通,海上文化艺术中心、滨海文化公园等文体设施建成……前海营造城区环境蹄疾步稳。未来,前海将在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区发力,构建“环湾保护、连山通海”美丽海湾,助力企业在宜居、宜人环境中宜商、宜业。

    面向世界的“重要支点”

    共享发展机遇

      前海,潮平岸阔。

      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引领下,前海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立足大湾区,辐射全世界,前海依据独有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全力打造高标准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稳步建设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前海心系企业发展,致力为企业营造优质、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11月17日,《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研究报告2022》正式发布,前海管理局“一站式粤港澳跨境服务平台——前海港澳e站通”获评2022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调研“十大创新案例”。“前海港澳e站通”平台聚焦“前海港澳政务通办”“深港通注册易”“深港办税易”三大板块,服务内容涵盖政务、商事、涉税三大领域。通过“试点+推广”的方式,平台落地帮助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即可办理注册深企等223项服务,最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现前海政务互联互通,构建渠道多样、覆盖面广、业务多元、简便易行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

      实际使用外资48.94亿美元、同比增长8.2%;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881亿元,同比增长54.9%……这是前海今年1至10月的成绩单,不难看出前海经济依旧强劲的势头。良性发展的经济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开放的金融政策在其中亦是举足轻重。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前海方案》实施一年来,前海通过“三个首批”成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的“领跑者”。如今,12家银行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单业务在前海率先落地;224家金融机构入驻前湾深港国际金融城,其中,三分之一是港资外资;前海跨境双向投融资持续活跃,集聚113家QFLP管理企业,其中九成企业有港资背景。

      优质的营商环境还需“硬核”法治为支撑。在法律法规事务方面,前海着手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探索跨境事务中不同法系和法条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规则。尤其针对香港地区,前海合作区不断完善适用香港法律和选用香港作仲裁地解决民商事案件的机制,建立前海合作区与港澳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交流统一规则。目前,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引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共124家,全国15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7家落户前海;前海法院选任32名港籍陪审员、16名港澳台和外籍调解员,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均居全国基层法院前列。现今,驻扎前海的企业早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正有序的营商氛围正吸引更多的港资、外资企业纷至沓来。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南窗口”,前海背靠特区、面朝大海,十年来以国际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更高质,平台更丰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前海加快打造“一带一路”贸易组合港,今年五月“深圳蛇口—云浮新港”组合港工程正式启动,组合港项目已开通了16条航线。通过这些港口,企业全程只需办理一次海关手续,整体物流时间可压缩2—3天,节省30%以上的报关成本,大湾区对外开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今年6月,前海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青年会聚前海,世界再次拥抱这片改革创新的土壤。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离不开企业加快步伐的境外产业园建设,目前,前海片区已拥有吉布提自贸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临港产业园等入驻企业超200家;此外,前海还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系列会展品牌,先后引进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等知名展会,让前海的风采频频展现在世界舞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教育领域国际影响力。前海在人才的培养上兼容并包,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融合。目前前海已开设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坎特伯雷国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荟同双语学校、哈罗港人子弟学校等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学校;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两所国内外顶尖高校联合开办前海中英研究院;中欧商学院,香港大学等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也陆续落地办学。下一步,前海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前海方案》中加强深港教育领域互融互通的要求,开展更丰富的中外合作,推进教育综合体建设,朝着打造国际化创新型教育高地的目标阔步迈进。

      未来,前海将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更大作为,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新动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中增添更多亮点。(张 弛 张郗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