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87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平方米增长到13平方米……青海西宁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青海高原部分地区常年植被稀少,植树造林难度较大。西宁的华丽变身,离不开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而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娘”的张锦梅,更是功不可没。
做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的践行者,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张锦梅的座右铭。她至今都记得,10多年前在湟水林场工作时,80多岁的老教授对她说的话:“我还能再干5年,一定要把苗木品种选育好!”
张锦梅一边整理手中工作一边回忆:“老阿爷的眼睛里都是对所从事行业的热爱,这种劲头打动了我,也时刻提醒我,将林业科研作为自己的一生所求!”
“在野外作业的时候,张所长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地,我们爬得气喘吁吁,她却健步如飞,把大家甩了好远一大截。”助理工程师李晨硕士毕业后,2019年来到西宁林科所工作,“感觉张所长有着用不完的劲儿,她对每株苗木都了然于心,在她面前一定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2005年,张锦梅前往海西州格尔木市考察选育树种时,途中遭遇翻车事故,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她锁骨骨折,受伤严重,医生要求她至少居家休息3个月。但没过多久,同事们又看到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苗圃里。她吊着一只胳膊,仔细观测苗木的选种实验情况。
西宁林科所副所长满丽婷与张锦梅共事多年:“我们所的‘85后’占了大多数,张所长是年轻人的榜样,她带着大家选种育苗,不定期组织所有人到田间地头干活,手把手地教,事无巨细地叮嘱,潜移默化中将科研精神传给下一代人。”
林木生长周期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张锦梅时常告诉年轻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眼勤脑勤手勤脚勤”才能守得花开。
“从植树造林到森林经营,‘城市绿了’的背后是几代林业人的接续奋斗。如今,高原造绿进入新的阶段,如何经营好已有林地?如何促进生态价值有效转换?如何让森林‘碳库’发挥效益?这些都要留给年轻人去做!”谈及未来规划,张锦梅满眼希冀,她守了多年的“接力棒”,即将交给下一代。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